第一章 喜庆的新年节日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新年往往是各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我国各民族的新年节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和汉族一样过农历“春节”;(二)根据原始的物候历,确定本民族新年;(三)根据太阳或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传统的民族历法,由这种历法确定的本民族的新年;(四)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由习惯而形成的新年,其日期一般都在收获季节之后。

汉族的年节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有不少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过农历新年的“春节”。如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555.6万人)在农历新年之际,都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初一到泉水、河边“汲新水”回家;初二到岳母家拜年聚会。村中要开台演壮戏,抬土地公巡游村寨,以驱除鬼怪,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壮族过年,家家户户必包粽粑,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除夕夜放在供台上祭祖,正月初三或初八日再烧热后全家共食。打开粽粑时有一种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振。这种十多斤重的粽粑,并不是最大的,广西邕〔yong拥〕宁县壮族的村寨过去在有人中举后,全村要筹集糯米、猪脚等物,包扎巨型粽粑。他们先在两块洗刷干净的门板上横置二三十条新绳索,再摆放好120张大粽叶,然后倒上浸洗过的糯米100多斤,在糯米中间扒出一个长槽,放入脱壳绿豆四五斤,腌制过的猪脚七八只,然后用糯米盖上,捆扎结实,装入直径约一米,高约一米七八的大水缸中,用火熬煮几天几夜。熟后,全村一起享用,作为阖〔he合〕村人团圆吉利的象征。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每逢过春节,节前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过年。年三十晚上,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粑、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供品祭奠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烧尽灭火,以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初一清晨,鸡叫头遍,壮族姑娘要燃起火把,提着瓮、桶到井边、泉旁打新水回家。有的要争打第一桶水,以求吉利;有的要先轮流数天上的星星,在群星渐隐的时刻,看谁的眼睛尖、福气大,直数到天色大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时,姑娘们便开始捧喝新水,边喝边唱。这时,风和日丽,一片欢腾,预示着来年姑娘们个个心灵手巧,伶俐可爱。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据说这里的祖公在迁来前,广西的祖公曾要求他们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要回老家看看。此后这儿人口增多,年年往还,很难周全,所以决定提前到12月初一日过年,以便于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就形成了提前一个月过春节的“壮年”。

此外,像与壮族关系十分密切的布依族(254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满族(982万人),居住在云南省西部的白族(159万人)、纳西族(27万人),主要居住在东北平原的朝鲜族(192万人)、达斡尔族(12万人),居住在贵州省东部的侗族(251万人),华南山区的瑶族(213万人),海南岛的黎族(111万人),以及人口较少的畲〔she奢〕族(63万人)、毛南族(7万多人)、京族(1万多人)、仡佬〔gelao哥老〕族(43万多人)等等,也都注重过农历的“春节”新年,但是又都各有特点,无论在饮食、服饰、待客习俗和有关禁忌等方面,各族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

布依族在从腊月三十日夜到次年正月十五日(元宵)以前的半个月内,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休息。他们饮春酒、走亲访友、对歌谈情,潇洒地称之为“玩年”或“玩春”,体现了布依族人民辛勤劳苦一年后,舒坦欢快的心情。腊月三十晚通宵守岁。午夜后,要将家中柜子、犁耙、碓磨、水车、织机等贴上封条,到正月十五后才能启封,以免财气跑失,也有全家停工,安心休息之意。

满族最晚在努尔哈赤时期已有过春节的习俗。满族民间在除夕之夜,都要上坟烧纸,以大肉、米饭、纸钱供奉祖先。除夕夜忌包无褶的光边饺子,为的是怕以后的日子“过秃了”。在个别饺子中还包入一二个铜钱,吃到的人预示着明年“财路大开”。各家各户还要在门前贴挂自己所属的色(红、黄、蓝、白)旗。色旗制作精美,色彩鲜艳。

居住在中国东北的达斡尔族,把年节称作“阿涅”,即大年之意。正月初一早晨在梳洗以后,要首先向天神、娘娘神、灶神、祖神烧香叩拜,祈求护祐,然后向长辈叩首敬酒,接受老人的祝福。初二至初五日外出拜年。妇女们在一起跳民族舞蹈“鲁日给勒”。少女们则摆玩“哈聂卡”(纸人)或“萨克”(羊踝骨),男子们赛马或举行“坡列”(曲棍球)比赛。

居住在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要在家屋的天井竖立两棵青松,地上铺垫青松毛,以示干干净净过新年之意。鸡叫头遍,各户要到河边“汲春水”,在家中小男孩喊“财门”以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迎新。早饭只能吃素,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亲友们互贺新年,并结伴到野外游玩。全天吃饵〔kuai块〕,这是春节必备食品。碧江一带白族,则将一年分为13个月,年节在最后一个月下旬的猪日或蛇日进行,称作“白年”。节日清晨全寨各宗族,由老人带领,拿酒与粑粑到村头大树下礼拜,然后各家杀年猪,并凑交若干猪肉给寨内,共同煮熟后分吃。

侗族过年,除夕夜,每人要喝一碗稀粥,以示来年春耕时,田里有水,泥巴不硬,粮食丰收。初一各家要打油茶迎接客人,并敬达摩娘娘,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村寨的乐队和歌队互相拜年,要在鼓楼集体聚餐,各家自动带来米酒、酸鱼、腌肉、糍粑等共享。并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讲到禁止乱砍树木,不许游手好闲,不能偷摸扒窃等等。湖南通道的侗族姑娘,还要为公鸡送上一束美丽的映山红,让它按时啼叫,以求日月定时升降,四时调顺,天下安定。贵州省榕江县乐里一带侗族,则以农历11月19日至22日期间内的辰日或戌日为侗族新年,有祭祖及吃团圆饭、踩歌堂、斗牛、吹芦笙等活动。吃团圆饭时讲究全家团聚,已结婚但尚未长住夫家的媳妇,必须来婆家一起过年,同时也忌讳外人来访。

居住在云南省西部陇川县等地的阿昌族,有在年三十夜晚围火塘守岁的习俗。据说有一个叫腊福的穷人,过年时置办不起年货,只能抱来一堆麻栎树枝,燃火守岁。半夜时,堂屋上方掉下一根绿色树枝,他将其扔进空米囤,不久,米囤中自动装满了白米,从此他过上了能吃饱饭的岁月。以后,人们都仿效腊福,烤火守岁、祈求粮食满囤的奇迹出现。围火塘守岁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力求摆脱贫困的愿望。

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在初一时要吃素食拜祖坟,初二互相拜年,初三以后祭天,各家轮流主祭,请东巴(巫师)念经,举行射箭仪式,求得人畜平安,庄稼丰收。因为传说古代是狗给人们带来五谷种子,所以各家都要用大米饭、猪肉喂狗。各村当年的新郎要搭建秋千架,新娘结秋千绳,供大家玩耍。居住在宁蒗〔lang浪〕县泸沽湖一带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盛行着“男不婚、女不嫁”的阿注婚,正月初一时,各家在主屋中要为满13岁的男、女孩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仪式。届时,在火塘中燃起旺火。男、女孩分别站在屋中男柱或女柱旁,双脚分别踏在粮袋和猪膘肉上,由舅舅给男孩穿裤,母亲给女孩穿裙,然后祭拜锅庄,由东巴念祝词。此后就可以自由结交异性阿注。初一要在庭院内栽种松树、午饭后全村人聚集在空地,点燃篝火,欢乐歌舞至深夜;初二、初三走亲访友,相互宴请;初五全家带米、酒、肉等到附近温泉沐浴、野餐。

海南岛的黎族在年前要清扫房屋、打柴酿酒、缝制新衣、宰猪、宰鸡、舂年糕或包粽子。除夕夜祭祖,共吃团圆年饭,初一早上给牛棚、猪栏、鸡窝送年糕。挑水时,要在河旁井边放一枚铜钱或一块年糕,以示向河神、土地神买“福水”。初一全家不外出。初三、初四,青年男女外出野游,成年人上山打猎,下河捕鱼,探亲访友。还进行荡秋千、跳舞等娱乐活动。

居住在湘、鄂、川、黔一带的土家族(572万人)把过年称作“过赶年”。虽然也依据农历过年,但比汉族过年要提前一天。即腊月月大二十九日过年,月小二十八日过年。据说这是因为古时候土家族有一年过年前夕,正遇上敌人进攻,所以群众只好提前一天过年。这一天,他们匆匆忙忙地将大块肉拌上小米,与灌肠一起蒸在饭上,将炸豆腐、粉条、胡萝卜、白菜等炒成一锅,又将猪内脏、墨鱼、海带等煮成“合菜”。吃饭时不准大声说笑。次日,打退敌人后,为了庆祝胜利又过一次年。这次因为在前一天过年时已吃完猪肉,故改吃鸡肉,并改蒸饭为煮饭。晚上在火塘里要烧一根很长的大柴禾,以示围火守夜,防备敌人偷袭。以后世代相传就形成了土家族过两次年的习俗。

有的民族除了过农历春节外,还视情况过自己本民族的新年。

居住于四川省阿坝州茂汶县的羌族(19.8252万人),除了过春节外,如果当年没有成年人死亡,于农历十月初一还要过一次羌年。到那时,各家羌民要用面粉捏成小鸡、小羊、小牛等供品,用以祭祖。有的村寨还把羊血撒到树林里,然后把羊肉分给各户。家家都邀请亲友来家共喝“咂酒”,唱歌联欢,在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羌笛、口弦等乐器伴奏下,跳起锅庄舞等,欢庆去岁全村平安,预祝来年全寨幸福。

发展比较缓慢的民族,大都随当地气候的冷暖晴雨,草木的开花结实,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变化而制定的原始物候历,按传统习惯来决定新年日期。

在50年代以前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独龙河谷的独龙族(5800多人),他们把当年的大雪封山到次年的大雪封山作为一周年。全年分作过雪月、出草月、播种月、花开月、烧火山月、青黄不接月、山草开花月、霜降月、收获月、降雪月、水落月和过年月等等。过年月中的卡雀哇节,就是独龙族的新年。但是具体日期各地并不统一,大约在农历正月至二月间举行。他们过去以父系家族为单位,现在以村寨及邻近地区为单位,用刻木、结绳或口信通告四方亲友,约期举行剽牛祭天鬼的活动。到了那一天,接到通知的亲友要备礼物前往祝贺,进寨后,主客要共饮一筒同心酒,欢聚一堂,欢歌祝福。青年人敲锣挥刀到各家去跳牛锅庄舞,祝贺人畜兴旺,庄稼丰收。然后聚集祭祀场,先由巫师牵牛到场绕走数圈,再将牛拴于木桩上。接着由妇女们为祭牛披上漂亮的麻布毯,于是,大家便围着祭牛跳舞,进行祈祷,以求来年丰收与平安。然后巫师饮酒蓄力,持扎枪剽刺牛的心脏,以将牛顺利剽倒在地为吉兆。此时群众欢呼而上,开膛割肉,就地烧煮而食。大家共饮同心酒,辞旧迎新,用欢乐的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居住在云南省西北境内怒江两岸的傈僳族(57.4856万人),也有本民族的物候历。他们分一年为10个月,即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酒醉月(十一月)和狩猎月(十二月)。由于各地习惯不同,所以新年日期也不一样,大致在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到次年的正月初十日之间。傈僳语称新年为“阔时”。在节前要备足烧柴和粮食,杀猪酿酒、清扫房屋。将第一臼舂出来的籼〔xian仙〕米粑放一点在桃、李等果树上,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除夕之夜,严禁去别人家,分家后的父子兄弟也不能来住。初一清晨,各家由年长男子主持祭祀。先以一碗饭、一块肉、两块米饼祭祀为傈僳人从天上带来种子的狗;再依次祭门、房梁和烧火用的三脚架,以及已过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和未嫁先亡的姐妹,然后盛装赴村中的会场跳舞联欢;晚上聚集一起,由长辈领唱叙事长诗《阔时节歌》,直到次日中午才散。初三这天,举行传统的射箭活动,在百步之外,用木棍夹一大块糯米粑和一块半斤左右的猪肉作为靶子,每人可射三箭。射中猪肉,预兆来年狩猎能得野兽;射中糯米粑则是明年粮食丰收的先兆。有的地区傈僳族在过年时,要先给耕牛喂盐,以犒劳耕牛一年耕作的辛劳。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各县的佤族(35.1974万人),1950年前部分地区还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以刻木、结绳记事,用实物传情达意。他们根据农业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将一年分为格瑞月、固入安月、耐月、气艾月、阿木月、倍月、嘎扫月、格拉月、阿配月、阿代依月、高哈其月、高哈闹月等12个月。以格瑞月为首月,每月分30天,第一天称“豪格凯”,即一月之初或上升之意,第30天称“凯勒赫”,即月末、降落之意。另有九天记日制,以九天为一周循环计日。部分地区将一个月分为三个“得歪”,每个“得歪”有10天。沧源一带佤族以一年最后一个月的癸亥日为“崩南尼”(佤语,意为佤族春节)。在太阳落山时,所有寨外的人畜都要回家,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家要泡糯米、蒸熟后舂成粑粑。并将新年贡饭送到寨王家中,待寨王与头人诵经念咒,鸣土炮12响后,男人们齐集寨王家共食“南尼饭”。饭后回家向父母、长辈敬拜,并用糯米饭喂耕牛、骡马。天明后,将全寨枪弩武器集中在寨外祭山神地灵的大树下,并用笋壳剪一山鹿形象,头人提白公鸡一只绕武器念咒、杀鸡后将鸡血滴在鹿像和武器上,祈祷来年武器不伤好人和主人,只对坏人、恶兽百发百中。仪式结束后,将鹿像置于前方,进行射鹿比赛。优胜者在以后的狩猎活动中,可担任重要职务。人们互赠芭蕉、粑粑、甘蔗、歌舞欢庆,用充满山区狩猎风情的活动欢度新年。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6965人),过去以游牧狩猎为生,现在转向护(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养(人工喂养鹿等)、猎并举的多种经营。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与鹿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根据鹿的生活规律将季节划分为鹿胎期,红圈期(又称鹿茸期)、鹿交尾期和鹿打细毛期等。这种划分季节的方法,反映了他们生产活动的特点,但从历法的科学性来说,还显得十分粗糙。因此他们在实际过年时,一般都以农历春节为新年。节前,擅长狩猎的男子要猎捕野味,破冰捉鱼。各户将犴〔han酣〕、狍〔pao袍〕鹿、野猪的肉与鳇鱼做成美味佳肴,并从野兽身上割下最好的肉送给孤寡老人,或将他们接到家中过年,以表示继承扶困济贫的传统美德。全家共吃年夜饭后,围坐烤火守岁。到半夜时,要拿一个桦皮盒,一边模拟马叫声“木合、木合”,一边围绕马厩转绕数圈,以求乘马繁衍兴旺。初一早晨,要面向正南,燃香九柱,并叩头以示敬天。人们互相拜年请安,并举行跳舞、赛马、摔交、射箭等活动。

居住在西藏东南部洛隅地区的珞巴族(2312人),依据月亮的圆缺和当地生物活动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12个月。如蛤蟆跳水、桃树开花为一月,“劣耕加令”花开、“八卜”鸟叫为二月,“牙尼”虫叫、“辛基”开花为三月……雪山上白雪向下延伸,高山顶积雪为12月等。依据这种原始的物候历,洛隅西部珞巴人,一般在珞巴历的二月过年,称“旭独龙”节。东部的珞巴人则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过年,叫“洞更谷乳木”(过年的节日)。这都在收获季节之后。他们舂米、酿酒、杀猪、宰牛,将猪牛连皮带肉砍成若干块,分给同家族与母系亲戚,牛头骨则悬挂在墙上,世代留传,作为家庭富有的象征。除夕要在库房内杀鸡,并准备好来年用的种子,举行祈求丰收的仪式。在旭独龙节那天,尼扭布(巫师)在村内群众集会上念经咒,人们围成圈跳舞,并挥动一根粘有多种色彩鸟类羽毛的木棍,发出“哦、哦”之声,以求丰收。墨脱、达木等地珞巴人在初一鸡啼之时,全家要分食油炒鸡肉,以祝愿来年身体健康。他们还要全村欢聚一起,饮酒食肉,欢歌笑语,迎接新年。

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基诺山上的基诺族(1.8021万人),解放前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阶段。他们使用一年分为13个月的太阳历,一月为岁始,13月为岁终。新年的月份是固定的,但具体日期由各村的寨父、寨母与祭司卜算而定。事先由家长会议推选出买“过年牛”的三至七人,在过年前一天,将牛牵至村外大树下宰杀。砍下牛尾挂于树上,并将牛的全身分成若干份送往邻寨作为邀请。每寨都出三至七人应邀。晚间,由寨父出酒肉,与选出的买牛人员一起在铁匠家祭祀。祭祀完毕后,寨父擂响木鼓,站在竹楼阳台上等待着各家各户闻声携带食物到寨父、寨母家聚餐。他们将木鼓抬到广场,由妇女敲鼓,男子围成一圈,边唱边跳。除此以外,还开展打陀螺和用粗藤或竹竿举行的拔河赛,以及对打用鸡毛与泥巴制成的毛球等活动。到过年的最后一天中午,全体人员又集中在寨父家,由寨父杀一条狗、两只鸡宴请众人。散席时,全体宾客向木鼓敬酒,寨父以肉干巴、鸡肉、狗腿肉、槟榔等分赠客人,全寨人殷勤送客。之后,开始了一年的备耕生产。

居住在云南省南部哀牢山与无量山区的哈尼族(125.3952万人),他们的历法则将全年分为“曹嘎”、“奥都”、“耶涡”即冷、暖、雨三季。每个月以12生肖记日,一个月共记三轮,即36天,一年10个月,共360天。此外,又有五到六天为空日。哈尼族的支系繁多,所以各地过年的日期与内容也不统一。居住在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以农历十月的第一个龙日为除夕。紧接的蛇日为元旦,直至申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此时正值农忙已过,五谷瓜豆入库,鸡肥猪壮之际。人们将村寨打扫干净,穿上盛装,准备过年。第一天早晨,各家要在大房门外天井里宰一只大红公鸡,就地煮熟共食。嫁来的媳妇即使已返娘家,也得为她留一块。但已出嫁的女儿,即使在场,也不得分食。人人都到村中荡秋千,以求来年幸福。按传统习俗,年节期间,每家的早、晚饭前,要用一个小簸箕,装一盅酒和三个团子,送到村口倒掉,意为祭献祖宗。并将三个团子及一点肉送到同宗辈份最高之家,以示敬奉长者。娘家将出嫁归来的姑娘及其夫婿奉为上宾,设酒宴款待,讲究用手掌大、半寸多厚的大片肉招待客人。临走时,主人还要送以大块粑粑及用芭蕉叶包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等。哈尼族支系堕塔人年节的第三天至第五天时,全村分为三片轮流作东,用竹篾席在街上连接起来,摆成一个长达100多米的宴桌,进行“资乌都”活动斯。从黄昏开始,轮到作主人的各家男子在铓〔mang忙〕锣声中,端来各种佳肴和焖锅肉,供大家在“沙——收罗”的欢呼声中宴饮。活动开始前,选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为“阿窝”,作宴会的主持人,由他们举杯念诵吉祥的祝词,在击鼓声中“阿窝”耸肩扭臀,跳舞助兴。他们邀约在座的村民,离席成双成对起舞,以各种不同难度的动作,获得大家赞赏。全村团结友爱,兴奋热烈地欢度新年。

藏族(459.3330万人)的藏历年在藏语中称作“洛萨尔”,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地区。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他们就以月的圆缺朔望计算月份。那时的新年初一,大致相当于现在藏历的十一月一日。从公元1027年开始,藏族开始使用现在参酌农历制订的藏历,用天干的五行与地支的12属相搭配计算,从木鼠年算起,每60年一轮回,藏语称为“饶琼”。其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如果逢到吉日,可以多过一天,如初五是吉日,就连过两个初五。但遇到凶日则予以取消,如初七是凶日,就取消不用,过了初六,就是初八。藏历年的日期因地而异,拉萨等地在藏历正月初一过年,昌都地区则在藏历十一月一日过年,而楚河以南则以藏历十二月一日为新年。届时他们操办年货,煎油果子“卡不赛”,准备手抓羊肉、酥油茶、青稞酒等等;打扫灶房正中之墙,用干面粉画吉祥图案,在大门上用石灰粉写“卍”字。在吃团圆饭时,每人要吃九碗,每碗不能吃完。进晚餐时,全家团聚,共食一种名为“古突”的粥。“古”为九,代表廿九日,“突”为“突巴”即粥之意。“古突”里杂有糌粑疙瘩,有的疙瘩中包有小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吃到这些东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石子),心里黑(木炭)、嘴巴硬(辣椒)或心地善良(羊毛)等等。凡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即席吐出来,引起在场的人哄堂大笑。饭后要将残酒剩饭倒入一个盆里,然后端着盆,打着火把,走遍各房间,以示赶鬼。除夕夜,各家门窗挂上“祥布”,房顶燃起松脂,桌柜上陈列酥油糌粑点心,还有一个内装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的五谷斗,名叫“竹素琪玛”,上插青稞穗、鸡冠花,并陈列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以示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一凌晨,主妇要从河旁井边背回一桶吉祥水,供全家洗漱,并喂饮牲畜。老少依次坐定后,母亲端起“竹素琪玛”祝全家吉祥如意,每人要从中抓一点糌粑抛向空中,以示祭神,并品尝少许为母亲祝福。此时长辈要按次序为晚辈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要回贺“扎西德勒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完满),人们吃人参果,互敬青稞酒。从初二日起,走亲访友,互献哈达拜年,歌舞饮宴联欢,尽兴方散。各村乡城镇开台演藏戏、跳锅庄舞、弦子舞、举行赛马、赛牦牛、角力、射箭、拔河等活动。

西藏门隅地区的门巴族(7475人)也使用藏历。错那县门巴族在藏历元月初一至十五日过“洛沙”(门巴语:新年)。节前十二月二十九日要吃用九种粮食熬成的稀粥,以示生活富足,预祝来年丰收。并打扫屋内外,在天黑时将垃圾倒在三叉路口,以示送旧迎新。正月初一清晨,主妇要到河边抢水回家,用新打来的吉祥圣水洗脸、烧茶、煮饭。初二相互拜年时,妇女要走在前面,并先进屋,这样可以送去吉兆,预示猪、牛多生母畜。墨脱县门巴族每年要过三次新年。第一次在藏历十二月一日至三日,称“达娃佳义巴洛莎”(意为“十二月份节日”)。人们走亲访友,款待客人,并唱歌跳舞欢庆节日;第二次在藏历元月一日至七日,称“达娃堂波洛莎”(意为“一月份节日”)。节前要宰杀牲畜、酿酒、煎油饼、用九种粮食熬粥,并有初一抢水等习俗;第三次在藏历二月初一,活动内容比前二次稍简单。

居住在我国北方主要从事畜牧业的蒙古族(480.6849万人),早期以草之青、枯为一年的春、秋二季。后按草木、景物、气候的变化才发展为一年四个季节。他们也以12生肖记年,但以虎年为岁首,称虎儿年、羊儿年等。因12年循环一次,周期较短,所以又以蓝(青)、红、黄、白、黑五色分阴阳,与12生肖相配,称青龙年、白马年等,循环周期为60年。喇嘛教传入后,受藏历影响,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分阴阳,共10数,称阴木马年,阳金龙年等,循环周期仍为60年。蒙古族崇尚白色,以正月为白月,称新年春节为白节。过节前,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准备节日食品,调理好马匹。除夕之夜,在家内佛柜供台上用奶食、油食搭成塔形,插上特制的金银花。12个小铜盅中倒满清水,每天更换一次,并点有长明灯。晚饭前先在屋外祭祖先,然后回房内全家聚餐。晚辈向长辈敬酒。饭后,男人下蒙古象棋,听艺人奏艺说书,妇女儿童玩羊骨拐,或纵情歌舞。并互相拜年和举行赛马等活动。

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傣族(102.5128万人)信仰小乘佛教,使用一种阴阳合历的傣历,傣语称“祖腊萨哈”,为“小历”之意。以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傣历元年。年用阳历计,一年分寒、热、雨三季,平年12个月,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384天。傣历的月则以阴历计,即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单双月相间,单月30天,双月29天;八月一般为29天。隔数年有一次闰月,19年七闰,闰月固定在九月,闰九月有30天。习惯以六月为岁首,月序以六月为始,顺序至次年五月为止。他们也采用12生肖,但没有属猪,却有属象;没有属龙,却有属蛟或大蛇的。傣历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多桑刊”(泼水节),即傣族新年,一般举行三一五天,时间多半在傣历六月。遇有闰月时,又常在七月初,即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反复推移。第一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中间有一—二天为两年之间的空白。节日开始,人们采摘野花树枝到佛寺献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聆听佛爷念经。中午在院里担水浴佛,礼毕,即开始游行并互相泼水为戏,以示祝福。人们还击鼓舞蹈,进行划龙船、放高升、丢包、放孔明灯等活动。

彝族(657.2173万人)中有一种十月太阳历,其特征是一年十个月,每月用12属相记日,一月循环三个周期为36天,一年共计360天。剩下五六天为“过年日”,习惯称之为过十月年。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的彝年,其日期因地而异,由“毕摩”(巫师)占卜而定,一般在彝历十月上旬中择一吉日举行,节期三天。如果次年丰收,这个吉日继续使用,否则另行择期。节日清晨,青年人鸣枪、放炮,妇女唱吉祥歌、舂糌粑,做苦荞馍,饭后打扫庭院,杀猪宰羊,做肉,迎接祖先亡灵回家过年。并互相走亲访友拜年,举行歌舞、转磨秋、斗鸡、赛马、射箭、角力活动等。据甘洛一带传说,古代汉、藏、彝三族结拜为兄弟,年节时间由大哥汉族定为正月初一。但作为三弟的彝族有古黑、曲尼哥俩,在有一年的农历十月发现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获贮藏,此后就是农闲,于是决定提前到农历十月或十一月过彝族新年。

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14.1549万人),有自己的古老历法。他们以新月出现一次为一月,一年分为12个月,用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等12种动物纪年,每12年为一个循环。他们过去信奉萨满教,认为天神为万物之主,大阳是万物的主父,月亮是主母,星神掌握人类祸福,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它的出现使昼夜相等,万物苏醒,羊群产羔。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因此他们选择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之时为元旦,过“诺劳孜”节(即新年)。其日期大约在农历的春分,公历的3月22日。这一天黎明,家长首先起床,在屋中烧一堆松柏树枝,再用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为新年祝福。然后,家长率领全家把燃烧的松枝堆移到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火烟上走过,以求来年膘肥体壮。由于后来崇信伊斯兰教,所以又加上诵古兰经的仪式。然后家家宰羊,做“诺劳孜饭”。用炒过的去皮小麦与大麦等加上盐、葱、牛肉、羊肉及野生调味佐料等七种以上,煮成稠的“丰盛粥”,表示年年富足有余。过节期间,互相拜年,举行赛马,包括马上拉力、取物、打靶、叼羊等以及摔交、拔河、荡秋千等体育活动。日落以后,家家户户相邀共进晚餐。然后举行歌舞晚会,弹起三弦琴和“考姆兹”,唱起古老的“诺劳孜歌”欢度新年。原来曾信仰萨满教的哈萨克族(111.1718万人)、维吾尔族(721.4431万人)、塔吉克族(3.3538万人)、塔塔尔族(4873人)、乌孜别克族(1.4502万人)等民族,也都过诺劳孜节。

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省(区)的苗族(739.8035万人),按照自己的习惯在农历九、十或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过年。因为老虎是凶残的动物,所以忌在虎日过年。据说这是由秋收后,吹笙歌舞,欢庆丰收演变而来。在黔东南地区,有的是几个苗寨联合一起过年,有的是依次轮流过年,往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陆续过完。苗年活动一般过三天,也有15天的。节日前,苗家要准备鸡、猪肉、酒、豆腐,蒸糯米、打糍粑等等。节日清晨,先祭祖先,然后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敬牛”;并要携带肉、酒、饭、香纸到田头“敬田”,并说“敬田熟谷,敬土收棉花”之类的吉利话。人们还举行踩芦笙(芦笙舞)、斗牛、打年鼓、以及青年男女对歌“游方”等活动。姑娘们带着自己织的花带,当外村来吹芦笙的小伙子吹起讨花带曲调时,姑娘就将花带挂在芦笙上,以示感谢。雷公山山区苗族,还将过年分成“初年”(九月)、“大年”(十月),“尾年”(次年正月十五)三个阶段,以“大年”最为重要,除上述活动外,男子还要上山捕鸟,并带上一坨牛粪和三五根青草到田里,在粪上插青草,并用饭、肉、酒、香、纸祭田,通告田神,准备春季开犁耕种。

居住在贵州南部的水族(34.5993万人),以农历八月为岁终,九月为岁首。在水历的十二月下旬到次年二月上旬(即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的亥日或午、未日,由各地区各村寨轮流过节,叫“过端”或“端节”。水族认为“亥”是地支的第12位,故以亥日为一岁的终了,新年的开始,按传统习惯,各地水族依顺序的先后过端节,大致是:都匀县的内、外套地区水族在此间内的第一个亥日过节,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区拉古和周覃区的水东等地在第二个亥日过节。周覃区廷牌、恒丰、和勇及荔波、水维等地在第三个亥日,周覃区三洞、水龙区中和、九阡区石牌寨等地则在第四个亥日,周覃区兰领、马场坪、姑其及九阡区水昂、峦董、板甲则在第五个亥日过端节。传说古代水族地区发生洪灾,几兄弟被迫于秋天亥日分别散居各地。为了每年能聚会一次,他们约定在分别的亥日聚集过年,并以兄弟的年龄大小和所居住地区的远近规定在初亥、二亥、三亥……等日依次轮流过节。节日前要打扫卫生、杀猪捕鱼,并取出珍藏的铜鼓和皮鼓,悬在庭中敲击,以示送旧迎新。除夕晚上必须吃鱼,其他都是素菜。端节早晨,家家祭祖,并以清蒸鱼腹内填充韭菜的“鱼包韭菜”为节日必备的美味佳肴。成年人去各家喝年酒,孩子们则尾随去讨糖果、果品、干鱼等,以得到最多的为能干,预示得到健康、幸福。还举行赛马、跳铜鼓舞、拔河、斗牛等活动。夜间,各家围坐火塘边吃糯米饭,喝糯米酒,在喊着“秀秀”(即干杯、干杯)的欢笑声中庆祝新的一年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