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的货币 第三节 北朝的货币变革

在中国北方大分裂的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崛起于晋北。公元386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到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对峙。初时,还过游牧生活,经济落后,实行物物交换或以谷帛牛羊为交易媒介,租赋、俸给、赈恤均以布帛计算,不用钱。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改制,厉行新政,实施均田制,很快发展农业生产,内外商业也迅速展开。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始铸“太和五铢”,重三至四克,铜质粗恶,文字湮漫,强令全国通用;在各地设炉为民铸钱。官俸也以钱支付。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铸“永平五铢”,重约3.4克,五字交股作直笔,边缘阔。初时制作稍好,不久大为减重,有所谓鸡眼、环凿等名目,有些钱比榆荚还薄。各地流通情况复杂,有的只用古钱,有的则用绢帛。钱轻物重,米价一斗千文。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铸“永安五铢”,形制重量同永平钱,少数钱有四出纹或穿上有“二”字。允许民众携铜到官炉铸钱。故意抬高币值,当时绢布市价一匹300钱,政府按每匹200钱出售,原意用以回笼民间钱币,不料反而刺激私铸,币值更为惨跌。而且当时铜价一斤81文,熔铸小钱可得200余文,钱多而滥,钱币流通情况更为杂乱。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公元534—550年)和西魏(公元534—557年)。东魏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币制混乱,官定沿用永安五铢,私铸多而杂,钱币名目繁多,如青赤、紧钱、吉钱、生厚、生涩、天柱、赤牵等钱。冀州以北拒用钱,只用绢布。孝静帝武定元年(公元543年),改铸减重的小样永安五铢,并在各地收集铜和恶钱,私铸仍难禁止。东魏末年曾打算规定钱必须重五铢才准通行和置官秤检验,行不通。高洋灭东魏建北齐(公元550—577年),于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常平五铢”,制作精巧,重4.2克,币值较高。但因北齐宫廷荒淫无度,贪赃成风,横征暴敛,民众乃以私铸来对付。乾明、皇建年间(公元560—561年),私铸更多,至有用铜铁合金多杂铅锡大铸恶钱,名目繁杂,有青熟、赤熟、赤生、细眉、青薄等。后主武平(公元570—575年)以后私铸充斥,竟有用生铁块充当货币。

西魏的情况同东魏差不多。文帝于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先铸“大统六铢”,文曰五铢,形制仿永安五铢,铜色苍白,右边穿孔处有一划。六年后再铸,减重缩型。有一说还铸仿永安钱的“置样五铢”,待考。公元557年,北周灭西魏,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铸过三种新钱。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铸“布泉”,一当西魏钱五枚,与五铢钱并行。钱文书法是玉筋篆,笔划古朴饱满,泉字中竖不断,与王莽布泉钱文不同。外郭隆起,重约4.3克。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又铸“五行大布”钱,重量与布泉差不多,一当布泉十,两钱并行。因边境盗铸太多,乃禁止五行大布钱进出关,布泉只进不出,严禁私铸。后又废布泉。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永通万国”钱,一般重六克,以一当五行大布十枚,合五铢钱500枚,等于减重至1/166。此钱大小不等,又有阔边及铅钱。初铸时,钱极精巧,篆法绝工,艺术价值高,为收藏珍品。但因减重贬值过甚,人不乐用。民间有用绢帛和金银作币者,甚至有些地区使用国外来的金银币。

总之,北朝货币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在多次政治变革中不断进行币制改革,铸出新的钱币,质量一般不佳,直到北周才大有改善。但货币流通情况,除北齐有严重通货膨胀外,其余均是小病不断,私铸恶钱一贯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