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魏玄成铁面斥太宗 李叔德年老思裴寂

魏徵

王珪嘴下,李世民苦,但他并不是极致。

接下来,就要说到鼎鼎大名的魏徵了,一个从来不积口德的人。魏徵先生的威名,江湖上早有传闻,很多时候人们会把魏徵当成是个死性子,为了证明他不是,故而在这里要重新说明一下。

和王珪一样,魏徵也是建成旧党,为隐太子同志出谋划策,多次提醒他先下手为强,可以说是典型的欠揍型选手。

但在李世民面前,他还是用心辅佐,深得李世民信任。

魏徵对李世民说:“臣有幸为陛下办事,希望臣能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李世民疑惑道:“忠臣不就是良臣吗?”魏徵从容答曰:“两者区别很大。古时,稷、契、皋陶三位就是良臣,而比干、龙逄就是忠臣。良臣的目标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把国家治理好就行;而忠臣却喜欢廷争面折,以死相逼,身死国亡,虽然值得佩服,但并不值得学习。”

李世民大为佩服,他没想到,在土土的魏徵身上,竟然有这等盈盈的思想。

没等李世民欣赏完,魏徵加上了最重要的一句,“臣要做就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李世民向魏徵请教,“对君主来说,什么是明,什么是暗?”

魏徵说:“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举例子说,尧曾经私访小民,所以才能得知苗有罪过;舜善于明察,所以才发现了共、鲧、欢兜的罪过。相比来说,秦二世偏信赵高,所以才有黔首之丧;梁武帝偏信朱异,所以才有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所以才会暴死当庭。所以说,君王必须兼听广纳,才能使权贵无法隐瞒罪恶,民情能够上达。陛下别天天憋在庭上,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李世民欣然,重复了一遍。

魏徵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之前,朝廷要求整理民间和宫廷歌谣,考察古声,作《唐雅乐》。为了让大家过把瘾,李世民亲自给大家演奏。杜淹听后,上谏,“这里面的《伴侣曲》是齐国将亡时候所演奏的,《玉树后庭花》是陈国将亡时演奏的。声音哀苦,半道上走的人听到之后都能哭出来,不是什么好音乐。”

李世民不以为然,反驳道:“这话不对,音乐好坏在于人,所以听音乐的时候,快乐还是忧伤全在人心,而不在于乐曲本身。将要灭亡的国家,不管放什么样的音乐,都能让人听出愁苦来。这两首曲子存留了下来,朕亲自为你们演奏,你既然听出这音乐的哀苦,那现在怎么没见你哭啊?”

杜淹无语。

魏徵接话道:“古人云,‘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音乐这东西,主要在于人的思想,不在于旋律怎样。”

李世民哈哈大笑。

很多人说魏徵是个硬骨头,可这个故事证明,有些时候,魏徵也很会哄人开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两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就是说,别以为送个东西就算是礼节,别以为敲个钢琴就是音乐,天下有的是满腹诗书的蠢材和博学无能的笨蛋。

魏徵说这话,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顺便拍了李世民的马屁。

一句话,好还是坏,关键是看说话的目的。

魏徵是个哲理帝。

某日,李世民阅读完杨广同志的专辑《隋炀帝集》之后,对杨广同学的作为感慨万千。见魏徵在场,就问魏徵说:“朕看《隋炀帝集》,这是隋炀帝自个儿写的书,文辞奥妙,看起来他也是个明白人,还知道赞美尧、舜,鄙视桀、纣。可是,为什么他自己做事的时候就反着做了呢?”

“帝王虽然是一国之主,但也要虚心请教,更需要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隋炀帝认为自己很英俊,很有才,骄傲不矜,天天朗诵尧、舜的文章,而身体力行的却是桀、纣的暴行。到最后还不知悔改,有人给他提意见他不听。所以,隋室灭亡也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文章只是有文采的东西,而不是能教育人的东西。”

李世民点头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朕明白了。”

李世民很器重魏徵,但由于公务繁忙,很多时候他都会生魏徵的气。一次在朝堂上,李世民正发脾气,魏徵同志偏偏在这节骨眼儿上谏,驳得李世民狗血喷头。李世民大怒,声若雷霆,单那面部,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众人胆战心惊,可再看魏徵,他满面淡定,神色愉快地站在那里。

后来,李世民回忆道:“魏徵这人真厉害,朕发怒的时候还没有人不怕,除了他。”

甚至,李世民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朕怕魏徵!

子曰:有所恐惧,有所不惧,这才是真正的猛士!

历史证明,君怕臣常有,而雄才伟略的君主怕臣下,那是很少有的。李世民害怕魏徵的故事,在课本上代代相传。

某日,李世民想去终南山玩儿,外边的侍卫、仪仗队都准备好要走,队列就要出发,李世民却突然宣布不去了。这时,魏徵同志刚从庙里烧完香回来,见一帮人愣在那里不动弹,便跑到李世民跟前质问:“臣刚才问啦,他们说陛下要去终南山玩儿,在外面都已经准备妥帖,就等你了,你怎么又不去了?”李世民嘿嘿一笑,不好意思道:

“刚开始确实想去来着,可你突然回来,朕怕你发怒,所以就不敢去了。”

魏徵也没觉得有啥不好意思的。

随后,就发生了另一件糗事,那就是十分有名的“憋鸟门”事件。话说,有别国的人,进奉李世民同志一只非常漂亮的鹞鹰,李世民非常高兴,刚拿到的时候,端在手臂上欣赏,这鹞鹰有意思,让人爱不释手。

欣赏中,死神来了。

魏徵从拐弯儿处出现,李世民一阵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怕魏徵说他玩心不退,便想着把鹞鹰藏起来,又舍不得扔,干脆凑合着将鹞鹰藏在了怀里。魏徵早就看到李世民在玩鸟,但他不表态,从拐弯处过来,开始嘚啵嘚啵说事儿,奏事的时候故意不抬头,没完没了,专门使坏。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才慢吞吞地对李世民说:“臣就先说到这里了,陛下再想想。”

魏徵走了,一步一回头,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李世民。

“鹞鹰,你醒醒,鹞鹰,你怎么了鹞鹰!”

再见,鹞鹰……(鹞鹰脖颈柔软,面部安详,仰望天空。)

岑文本

接下来就是岑文本了。

岑文本的官职本不高,后来经李靖推荐,他才当上了中书舍人(李世民给硬下的推荐指标,李靖完成得非常好)。在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上,岑文本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李世民很会观察人,他认为岑文本干得不错,琢磨着找个合适的机会把他提拔上来。但中书省的官位,再往上走可不好弄。

中央机要、发布政令,是中书侍郎的主要工作。

当时担任中书侍郎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学者颜师古,中书省的大部分任务都要经过他的手。

颜师古,看过这个人的简历,你就会明白此人的厉害之处了。他是北齐名震天下的大儒颜之推的孙子,颜之推那一本《颜氏家训》,成为传世的鸿儒经典,是华语世界的家教奇书。所以,颜师古的家庭教育相当独到,到了贞观初年,他不辱爷爷的光荣,成长为天下著名的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这就是岑文本的上司。

颜师古博览群书,擅长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是化石级的珍贵人物。岑文本同学能否比得过他,朝廷人士各有主张。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颜师古被免官,朝廷一度风传再无人能担当起中书侍郎这一官职了。为此,温彦博专门为颜师古求情说:“颜师古精通时事,长于文诏,无人能及,希望陛下能重新启用他,否则大唐就没文化了。”李世民却说:“朕自会推举一人出来,先生不用担心。”

次日,李世民公告:

“我有南阳岑文本,才能高于颜师古!”

皇上说你行,你就真的能行?

历史证明,颜师古当然不差,只是岑文本的才学比颜师古高那么一点点而已。岑文本十年又十年地苦读,已经从当年的神童,转型成为了如今的大学者。岑文本接受了李世民的邀请,做到了中书侍郎的位置,专管机要。可是,有人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忧虑。

“文本,你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吗?”

“不是,我自信才华一流,可是中书侍郎责任重大,事情繁多,所以很忧虑。”

李世民找对人了。

裴寂

李世民比一般皇帝苦很多,当个好皇帝比当个模范丈夫还要累,此言不虚。不过,李世民再苦,他也有奔头,也有玩伴。反观太上皇李渊,就真的不太爽快,此时,他正在屋里闷坐,寂寞无比。曾经有人劝李渊放开胸怀,该吃吃,该喝喝。但对于曾经帝王的他来说,没有昔日风光,也没有朋友的日子,只会一直落寞下去。

唉,最让他伤心的是,裴寂死了。

这个武德年间唯一的宰相死了,事情的开端是那样让人哭笑不得。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叫法雅。法雅是个妖僧,专门散播反唐言论,后来因为这家伙的倾诉对象恰好是官府的人而被抓。在问讯处,这秃驴倒是爽快,还没挨打就把裴寂给供出来了。裴寂不冤枉,只是运气差而已。他和法雅以前交往过,因为裴寂喜欢李渊,所以讨厌李世民,法雅只是个捧哏的,所以也跟着说讨厌李世民,顺便讨厌大唐,准备让大唐灭亡。

考虑到裴寂的作为和老爸的感受,李世民只将裴寂免官。

回到家中,裴寂一下变得清闲。这种清闲让他不太适应,况且,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回到家中的裴寂,依然没有摆脱掉被坑害的命运。

汾阴有个神经病,喜欢口出狂言。估计此人曾经也是个读书人,后来因为战乱,精神上受了点儿刺激。见到裴寂的奴仆,此人故作神秘,惊讶道:“你们裴公不一般啊,有天相!”说这话肯定是要杀头的,听到这话可以不杀头,但不告诉朝廷,让朝廷知道了,肯定也是要杀头的。

奴仆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裴寂,裴寂惶惑恐惧,不敢上报。

这事儿不说也就罢了,可裴寂继续发扬雷死人不偿命的作风。为了做得斩草除根,他让奴仆把那说话的疯子给杀了灭口。坏事就坏在这里头,后来某天,奴仆偷了一大笔钱财落荒而逃,于是,事情立刻发生了变化。

裴寂该怎么办?

派人搜捕?

是的,他的确这么干了。此奴被逼得狗急跳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裴寂要谋反的事情上报朝廷。李世民闻讯,颇有些生气地说道:“裴寂这人够死四回的了。第一,他位居三公,却经常跟妖人鬼混;第二,他都被免官了,还天天跟人家说国家的兴旺全都是他的功劳;第三,听到妖人谣言不上奏;第四,因为害怕被罚就杀人灭口。”是的,在其他人眼里,裴寂死一百次都不为过。

李世民想下杀死裴寂的命令,考虑到父亲和裴寂的关系,又觉得他当初也是有贡献的,就把他流放到了静州(四川旺苍县)。

静州,好山好水,裴寂继续雷人。

静州有一伙山贼想要谋反,是的,你没看错,这帮山贼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山上的好汉都是铁打的,办李世民绝对没问题,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个读过书的大军师。于是开会,商量着把刚刚来这里的裴寂劫走,逼他当老大。裴寂带领大家打天下,建立裴氏王朝,大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此事在静州闹得风风火火,朝内大臣认为,裴寂此人没底线,都觉得他会接受山贼的盛情邀请。

李世民却很确定地说:“你们冤枉裴寂了,他肯定不会!”

几日后,静州传来了一个轰动朝野的消息:

裴寂率领家仆数十人,运用战术大破山贼。

一把年纪的裴寂终于打了回胜仗,李世民知道,都说裴寂不好,但其实裴寂从根本来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李世民想让裴寂再入朝,第一可以表彰一下,第二可以让他陪陪爸爸。

然而,此时,裴寂再次把众人雷倒了。

诏令墨迹未干,裴寂就蹬腿不干了。

裴寂的一生很是平庸,李渊专宠裴寂,令多数史家诟病。好在裴寂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让武德年间的朝政比较平和。对于李渊极度宠信裴寂一人,李世民深以为戒。武德年间唯有裴寂当上了宰相,贞观初年,李世民时代,状况一定要改观。经过几个月的斟酌,终于,李世民从朝中选出了新任尚书的人选。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此外,还以尚书右丞魏徵兼理秘书监,参与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