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子冤家 叔嫂可以同治

咸丰驾崩时,懿贵妃只有二十六岁,钮祜禄氏比她还小。这两个年轻的女人能够驾驭庞大的大清国吗?很显然是不能的,所以她们必须仰赖恭亲王奕的经验。

1861年10月4日,桂良上奏请求给太后上徽号,东宫太后为慈安皇太后,西宫太后为慈禧皇太后。此前两天,内阁就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展开讨论。名为讨论,实际是让大家举手赞同。根据大臣们的观点,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听政是必需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听政,换句话说就是确立听政的程序。

11月7日,内阁发出上谕,将新皇帝的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所谓“同治”就是让两个太后一同治政,同时也有太后和小叔子一起分享大权的意思。

垂帘听政的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的:两个太后听政的地点是养心殿东暖阁,小皇帝坐在龙椅上,两个太后坐在后面,中间隔着一道帘子,跟武则天当年所作所为一模一样。

除了听政之外,大臣奏折和紧急军情也要交给两宫太后审阅,太后审阅之后,再下发给议政王和军机大臣。

太后垂帘听政是清朝历史上的大事件,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太后听政的先例,孝庄虽然很有头脑,也只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影响顺治和康熙,从没有直接干预朝政。古人说,牝鸡司晨,国之不祥。从后来的历史看,确实是这样,同治和光绪接连早逝,而且没有留下子女。甲午战争,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即宣告破产。袁世凯崛起后,逼退清廷,自己称帝,旋即退位,一命呜呼,随后便是军阀混战。一个字:乱。

虽然名为两个太后听政,实际上是由慈禧一人听政,慈安是个没主见的人,再加上本性懦弱,一切都听慈禧的。

在慈禧攫取大权的过程中,奕是最给力的一个干将,慈禧提出赏其一个铁帽子王,奕是聪明人,当然拒不接受。慈禧说:“既然六叔坚持不受,那这事就暂时缓一缓吧,将来等同治亲政后,让他来办也行。”

这一阶段,大清的实际政权掌握在奕的手中,他相当于一国丞相,两宫太后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者,而同治呢,只是帝国的一个象征。

这时候的奕权势熏天,朝中大臣多是他的党羽,地方督抚很多也是支持他的,就连西方势力也挺他,把他看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在西方国家眼里,奕是一个头脑开明的人,非常适合做清政府的代理人。有奕在,他们与中国的商贸合作将更顺利。

英国领事罗伯逊甚至建议大英帝国扶植奕为皇帝,所以奕在后人眼里又是一个投降派、卖国派。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公平的,奕跟列强妥协是事实,但妥协跟卖国完全是两码事,不妥协的下场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单纯从效果来说,不妥协反而造成了“卖国”的结果。

面对一个强盗,你打不过他,这时候硬碰硬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幸好老外的想法跟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没有说赶走了皇帝自己当皇帝,只是抢些金银珠宝。但也不是所有的洋人都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美国人白齐文就是刘邦项羽式的人物,他是洋枪队的队长,看到清军被击溃,政府近乎崩溃,他忽然产生了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当然,凭他的力量还不能做到这点,所以他找英国人戈登商量。

幸亏白齐文的想法不是欧美的主流思潮,戈登觉得这个人完全是个无赖,是个疯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还别说,如果白齐文真得到了支持,然后组织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说不定还真能当上皇帝。

戈登虽然反感白齐文,但很看好李鸿章,他曾对李鸿章说:“中国现在没希望了,以后恐怕无法在世界上立足,除非老兄你能够取而代之啊!老兄如果想当皇帝,跟兄弟我说一声就行了,我手下的洋枪队必定唯老哥你马首是瞻啊!”

李鸿章一听,当然吓坏了。老李有才,但没有胆,稍微有胆的话,可能后来就不会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了,反而是民国的国父了。人这一退缩成啥样了,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里,不存在什么公平的,大家只看结果。

说这么多,无非是说恭亲王不是一个卖国贼,他是有自己难处的。你不能指望他变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把洋人们都赶尽杀绝。虽然他不能变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但他确实很努力,知道中国只有自强一条出路,这是他跟洋人打交道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实际上,恭亲王掌权以后也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对内对外都是如此。内有“长毛”之患,恭亲王要搞定他们,必须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曾国藩虽为两江总督,但是管理四省军务,分别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四省,奕还授他为协办大学士。此外,奕提拔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李续宜为安徽巡抚,曾国荃为浙江布政使,李鸿章为署理江苏巡抚。这些安排无非是希望尽快平定内乱,为国家的自强和发展制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在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恭亲王更是忍辱负重,如履薄冰,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好在他天性聪明,很多问题能够处理得恰到好处。一方面,大清的政权是一定要保住的;另一方面,尽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洋人支持。要把洋人伺候舒服又不能让他们狮子大开口,外交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奕认为:英国人是最霸道的,俄国人居心叵测,法国人贪财,美国人相对来说性情要淳朴一些。他这个看法大体是正确的,美国的独立原本就是反抗霸权和控制的结果,所以美国在建国时很注重自由与民主。自由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是不侵犯别人的自由,这个别人也可以升级为别国,只要你不把美国惹毛了,他一般都可以跟你有话好好说。

奕还提出,国家要自强,首先靠练兵。而练兵首先要有利器,不能拿着长矛乱舞,得有先进的洋枪洋炮。要有先进的洋枪洋炮,必须花钱买,钱从哪里来?奕说,从海关的税收中来,用洋人交的税购买洋人的枪。史载奕聪明看来一点不假,他当然也知道买别人的东西始终是下策,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能够制造,但是洋人太狡猾了,把那些好技术都捂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