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功的代价

不过各位不必担心,商鞅死归死,新任的秦惠文君还是继续用商鞅的新法在统治秦国。等等,这又是为什么?惠文君不是恨透了商鞅吗?

如果各位有这样的问题,那就太不了解什么是政治人物了。一般人会在乎事情的好坏对错,学者会在乎事情的真假是非,但政治人物只会在乎一点,那就是这件事物“能否为我所用”。惠文君可以怨恨商鞅,也可以杀了商鞅,但他会继续用商鞅的新法。因为他比谁都明白,商鞅这套办法对国君最有利。

这就解答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商鞅遭遇危机时,秦国的新军功阶层没有起来帮助商鞅呢?因为只要新法不变,他们的利益就不变,既然利益不变,谁会赌上身家性命去帮助商鞅?

政治,原本就是这世上最无情的事物,没有之一。

更何况,法家的核心理念是维护君权、强化君主专制,他们只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可从没说过“君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现在是国君要对付商鞅,守法的秦国人当然会站在国君这一边,又有什么好说的?至于私人的恩情,法家最想消灭的不就是这种东西吗?

我想商鞅你一定觉得不甘心吧?一定觉得你为秦国做了这么多,秦国人怎能如此无情呢?可是当你教育他们,只要遵守法律就好,在法律之下什么人情都不必考虑的时候,他们有这样的反应,不是很自然的事吗?这一切不就是商鞅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吗?

商鞅虽然被处死了,秦国仍将发扬他的精神,不断奉行“强道”的精神。但在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上,除了商鞅之外,还有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接下来等着出场。


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


商鞅之后,第二位影响秦国命运的人物就是张仪。

商鞅不是秦国人,而张仪也不是秦国人。按《史记》的记载,张仪是魏国人,他所学是游说诸侯之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外交和谈判专家。学成之后,张仪本来想选择出仕的国家,是南方老牌大国楚国。他去了楚国,也好不容易攀上了楚国宰相的门路。结果在一次宴会上,楚国宰相丢了一件玉璧,找不到是谁偷的,大家居然都怀疑张仪。为什么呢?因为张仪最贫穷。

谁说贫穷的人就一定会偷东西?这太没道理了吧!问题是,谁会怀疑有钱有势的人呢?谁又敢怀疑有钱有势的人呢?就算冤枉了贫穷的人,他又能拿大家怎么样呢?

所以张仪就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但不管怎么打,张仪始终不肯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看到丈夫落得如此下场,感叹地说:“如果你不去读书学游说,怎么会落得这样的羞辱呢?”张仪反而问他的妻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笑着说:“当然在啊!”(废话,不然张仪现在是怎么说话的?腹语吗?)张仪说:“在,就够了!”

因此张仪最后做出了和商鞅一样的决定,他要悍然进入虎狼之秦。不要忘了,前面商鞅为秦国奉献一生,最后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殷鉴不远,六国人看了,谁还敢入秦?而此时张仪就敢去秦国游说求官,真是“杀头生意有人干”,为了前途连命都敢赌进去。

我每次读到这一段都会想,商鞅和张仪这两个人,一个是当宰相劝他逃命时,悍然把性命押在自己的判断上,不肯马上逃走;另一个是处于人生的绝境时,能够绝对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这两个人都是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结果张仪入秦后,受到惠文君的赏识,很快便被重用。惠文君十年,他大胆任用张仪为相,君臣俩准备展开侵略中原的大计划。张仪和商鞅的手段不同,商鞅虽然让秦国强大起来,但却使东方六国对秦国产生戒惧之心。如果六国因此联合抗秦,那么秦国仍然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张仪希望利用外交手段来分化六国,拉拢亲秦的国家来对付抗秦的国家,这样秦国的东进将会事半功倍。

张仪为什么能当上秦国的宰相?除了他的才华之外,还因为他送给了秦国一份大礼。这一年,秦君派公子华和张仪率军去围困魏国的蒲阳,结果蒲阳守军被迫投降。这时张仪居然劝秦王将蒲阳还给魏国,还主动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接着张仪劝魏王说:“秦国是战胜国,还能对魏国这么好,魏国难道要对秦国无礼吗?”

面对战胜的强秦,魏王还能怎么办?于是魏王只好回礼,将邻近秦地的上郡十五县都送给了秦国。为什么魏王不敢不回礼?因为秦强而魏弱,魏国不敢得罪秦国。但这样一来,秦国不但得到了好处,魏国还从此被怀疑是亲秦的一方,张仪达到了让六国间产生不信任感的目的。


十四年,更为元年。……三年,……张仪相魏。


惠文君十四年,他在这一年改称惠文王,因此重新定为元年。而在惠文王三年,张仪居然被秦国免相了!走投无路的张仪,只好投奔魏国,于是成为魏国的宰相。

惠文王为何罢免张仪?事实上,张仪根本就是秦国派来的大间谍。因为当时的魏国不堪秦国的逼迫,已经打算加入合纵共抗强秦,张仪希望能瓦解这个联盟。


七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这一年,魏国决定加入联军,与韩、赵、燕、齐再加匈奴共同进攻秦国(也有学者主张,应该是楚、赵、魏、韩、燕五国联军)。可惜五国本不同心,加上有张仪的里应外合,联军最后果然惨败,被秦军斩首八万两千人。


八年,张仪复相秦。



张仪像

第二年,东方的齐国前来攻魏,西方的秦国也来攻魏。韩国与魏国唇齿相依,立刻发兵抗秦,结果韩国一战又被秦国斩首八万,天下诸侯为之震怖。秦国重视军功,军功是靠首级来计算,所以秦军杀戮最盛。魏国在恐惧之下,终于向秦国低头,决定脱离合纵联盟。张仪的目的已经达成,便公然回秦国再次接任宰相。

张仪行事如此明目张胆,难道魏国人不知道张仪是间谍吗?他们当然知道,就算魏国人再笨,在战死这么多人之后,也会知道的。既然知道张仪是间谍,为什么不杀之而后快呢?因为魏国人不敢。就算张仪事后摆明了他是秦国的间谍,就算张仪害死了魏国这么多人,魏国也不敢动他一根汗毛,还得恭送他回秦,因为强秦就是他的后盾。

没有力量,就没有正义。弱国的悲哀,莫大于是。


十二年,……张仪相楚。


懂得记取历史教训的朋友们,读到这里应该就会忽然脊背发凉了。张仪相魏,就把魏国搞得如此凄惨,如今他又来相楚,楚国将会如何?

当然各位可能会想,楚王又不是笨蛋,怎么可能相信张仪呢?楚王当然不是笨蛋,但请各位再跟我念一次:“一个人会被骗,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张仪胆敢故技重施,就是因为他带来了楚国无法拒绝的礼物:商於之地六百里!

当时的天下,韩、魏已经屈服,赵、燕偏僻弱小,只有齐、楚的联合是秦国最大的威胁。张仪告诉楚王,只要楚王愿意与齐国绝交,不必费一兵一卒,秦国将割让商於六百里的土地作为礼物。

如果你是楚王,一边是友邦的交情,一边是诱人的利益,请问你会选择哪一边?

结果楚王毫不犹豫,立刻答应了张仪的要求。不但楚王大喜过望,连楚国的群臣都纷纷前来道贺。当时也有臣子谏言,怀疑张仪的承诺是否可信,但楚王的反应是:“给我闭嘴!”

楚王立刻就任命张仪为宰相,然后公告天下与齐国绝交,接下来就坐着等张仪回秦国割让土地。结果张仪回秦国后,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然后避而不见楚使。楚王等了三个月没有回音,就以为张仪怀疑他的决心,于是就派勇士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决定联合秦国来对付楚国。张仪听说了这个消息,这才愿意见楚王的使者,然后说:“我答应楚国的六里土地,现在可以交割了。”

等等,怎么会是六里呢?楚王的使者坚持张仪当初说的是六百里,而张仪坚持他当初说的是六里。最后无奈的楚使只好如实回报楚王,楚王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楚王为什么会相信张仪?因为张仪是秦国的宰相。他必然是想,一个大国宰相会公然骗人吗?秦国会公然骗人吗?答案是“当然会”,因为秦国奉行的是“强道”。

楚王恼羞成怒,决定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报复。但此时的秦国已和齐国联合,两国一起攻打楚国,结果是什么呢?


十三年,……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结果楚军不但被秦军斩首八万,连汉中之地都丢了。楚王不但没有拿到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反而被秦国拿走了六百里土地。后来愤怒的楚王决定发动全国之兵再次进攻秦国,最后还是惨败。

张仪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详述了,以后有机会再来谈谈纵横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只是想让各位看看,张仪是如何运用诈术,玩弄各国于股掌之上。那么张仪这么聪明的人,结局又是如何呢?

答案是惠文王死了之后,他立刻就被新任的秦武王(也有记载写作悼武王、秦武烈王或元武王)赶出秦国。

因为一个满嘴谎话的人,不但列国厌恶他,连秦国的君臣也厌恶他,说他“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被赶离秦国的张仪,后来不到两年就死了。


惠王卒,子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秦国在孝公和商鞅一代人的努力之下,成为天下强国。又经过了惠文王和张仪一代人的努力,让天下列国为之雌伏。本来按这样的发展,秦国应该此时就能取得天下,为什么却要等到八十多年后的始皇时代才终于完成统一大业呢?

答案很简单,还记得我前面和各位说过的秦人的特殊性格吗?越艰困越奋斗,越顺利越荒唐。这样的规律几乎贯穿于整个秦人历史的始终,就像是对他们的诅咒。


四年,……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秦武王的力气非常大,性格又争强好胜,特别喜欢和大力士角斗。他身边的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被他任命为大官。这够荒唐了吧?不够,还有更荒唐的。有一次,秦武王与孟说比赛谁能举起大鼎,结果秦武王居然因为硬要举起那个沉重的大鼎,超过了他力量所能负荷,就这样折断膝盖骨而死了。跟他一起举鼎的孟说,也因为这件事被族诛了。


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


荒唐的秦武王一死,他的异母弟弟昭襄王继位。结果第二年,秦国爆发了内乱。这一场内乱规模极大,包括大臣、诸侯、公子们统统起来作乱,结果全部被年轻的昭襄王杀得一干二净。连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昭襄王的嫡母,恐怕都参加了这场叛乱,所以才会不得好死。而武王的王后,就是昭襄王的寡嫂,也被赶回了娘家魏国去。这种大臣想谋逆,君王杀大臣的老戏码,在秦国又一次上演。


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


关于这件事的发生年代,是有一点争议的。《史记·秦本纪》记载此事在昭襄王十年,但《史记·楚世家》和《六国年表》却说发生在楚怀王三十年,也就是昭襄王八年。不过考证年代不是本书的重点,事件内容和意义才是,各位知道有这样的不同记载也就可以了。

张仪死后,是不是代表秦国不再使诈骗人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一年,战国史上最大的骗局就要出现,而策划者就是这位年少即位的昭襄王。

骗局的一开始是这样的,秦昭襄王写信给楚怀王,邀请他参加在秦国武关召开的秦楚友好会议,缔结两国同盟关系。楚怀王收信后十分犹豫,去的话怕秦国骗他,不去的话怕秦国打他。最后他的儿子子兰劝说他万万不可拒绝秦国的好意,所以楚怀王还是去了。是啊,大国怎么会公然骗人呢?

结果等楚怀王一到武关,立刻就被秦国抓了起来,然后押送到咸阳去。秦昭襄王要楚怀王答应割让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才愿意放他回去。结果愤怒的楚怀王坚持不答应,秦国就不放他走,楚国也坚持不受威胁而另立新王。最后秦国的骗局没有得逞,但楚怀王后来也就死在秦国了。

这件事说起来复杂,其实就是诈骗和绑票而已。只不过秦国以大国之姿,居然可以不要脸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惊可惧!也难怪楚人对秦国的愤恨如此之深,后来甚至有“亡秦必楚”的谶语不断流传。而《史记》更记载了当时天下各国的反应,“诸侯由是不直秦”,天下诸侯都因此看不起秦国!

昭襄王是个长命的君主,在位长达五十六年。在他当政期间,又一个影响秦国命运的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白起。白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各位看下面这一段就会明白了。


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拔五城。


斩首二十四万!前面秦国和五国大战,也不过才斩首八万多。如今白起一出场,就能斩首二十四万,这个人军略之强,手段之狠,由此可以想见。不过,这还不是他杀人最多的一次。


白起像

白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可谓是战国的大杀神。秦国能够扫平天下,白起功不可没,各位看看下面的记事,就可以知道。


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攻楚,取宛。

二十七年,……白起攻赵……

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赫罪人迁之。

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白起为武安君。

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

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斩首十三万,攻韩斩首五万,长平之战杀人四十五万。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约战死两百万人,死在白起手上的就占了二分之一,可谓战国第一杀神。

白起的赫赫功业,全部建立在赵、韩、魏、楚等国的累累白骨之上。而其中最重要,足以影响天下命运的,就是昭襄王四十七年的秦赵长平之役。为了说明这场关键性的战争,这里要先从赵国这方面开始谈起。

在战国前期的历史中,和秦国常发生各种关系的主要是魏、韩、楚、齐诸国,赵国这时还不是战国舞台的主角。在赵武灵王即位之初,赵国对外屡战屡败,北方又受少数民族威胁,处境十分危险。于是武灵王悍然发动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要全国人民改穿游牧民族的服装,崇尚游牧民族的习俗。为什么?因为游牧民族的风俗使他们全民皆兵,战斗力也比农业民族更强,武灵王相信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赵国强大。

但各位要知道,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事!在先秦的典籍中,不断强调文明和野蛮的差别就在于“冠带礼乐”,不断强调“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今赵国却要全民改穿胡服。这等于是向天下宣告,赵国为了活下去,决定抛弃文明,崇尚野蛮!

是啊!只要能活下去,世上又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抛弃、不能出卖的呢?这就是所有活在乱世之人的悲哀。秦国如是,赵国也如是。

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的数十年迅速强大起来。环顾战国后期的天下,韩、魏早已不堪一战,楚国几次战败,已是外强中干。齐国本来是东方超强大国,一度甚至并吞了同为大国的燕国,但齐愍王狂妄自大,结果引来了秦、韩、魏、燕、赵五国的联合进攻,虽有田单复国,却已是元气大伤。此时的国际大势,已成为秦赵争霸的格局,只有赵国能够对抗秦国,成为秦国东进最坚强的阻碍。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一场意外的事件造成了秦赵的火并。秦国进攻韩国的野王城,于是野王投降。但这样一来,原本仰赖野王城和韩国相连的上党郡,便被切断与本土的联系。韩王惧怕秦国的大军,便要将上党郡十七座城送给秦国。结果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便决定投降相邻的赵国。

冯亭既然不肯降秦,为什么就愿意降赵呢?他的目的就是将赵国拖入这场原本与它无关的战争之中。试想,秦国费了这么大力气攻韩,本来就要到口的肥肉居然被赵国不费一兵一卒拿走,又怎能不愤怒?一旦秦国的怒火转向赵国,赵国势必应战,这样便能促成赵韩联合抗秦的局面。

这是“移祸江东”的毒计,在战国的大乱世里,哪里会有简单的人物!

请问如果你是赵孝成王,年少即位,朝中都是老臣。面对上党的投降,你正需要堂皇的政绩,会拒绝这样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有时候天上掉下来的未必是馅饼,也有可能是鸟屎,甚至是比鸟屎更糟的东西。难道赵国人不知道吗?赵国人当然知道。当时赵国臣子平阳君便力劝赵孝成王,不要接受上党郡的投降,以免招来秦国的报复,得不偿失。

赵孝成王答应上党的投降了吗?他答应了。因为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要白不要,这可是十七个城啊!管他以后有何祸患,眼前能拿到的好处是最实在的。自古以来那些陷入财色陷阱的官员,难道不知道可能会有后患吗?当然知道,他们只是无法拒绝眼前的诱惑而已。

秦国果然如冯亭所料,怒而进攻投降赵国的上党,于是赵王派老将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救援。等赵军到前线时,上党已被攻陷,廉颇决定建筑壁垒以固守,坚决不与秦军决战。秦军攻打了好几次廉颇的防线,都没有办法攻下来,双方进入对峙阶段。

对峙听起来很简单,问题是二十万大军屯驻在前线,人吃马嚼,钱粮耗费不可胜数。廉颇不敢出战,却日夜要求增援,前线军队颇有死伤,却无寸土之功,还被外国讥笑说赵人怯懦,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如何受得了?他三番五次地要求廉颇出击,扬我大赵国威,廉颇都拒绝了。于是赵孝成王终于决定阵前换将,由年轻新锐的军事学家赵括代替老迈胆小的廉颇,担任赵国大军的统帅。

谁说年轻人不能有成就?满朝的文武老臣们,你们懂得年轻人的朝气和梦想吗?他们这对年轻的君臣,誓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给这些老臣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新任统帅赵括到达前线,果然一扫廉颇颓风,撤换了大量廉颇所任命的中下级军官,决定奋勇出击,一举歼灭秦军。赵王为了支持赵括,征发了大量的青年男子,前线大军多达四十万人之众,可以说赵国已将全国国运赌在这一战上。

结果接战之下,秦军果然不堪一击,立刻仓皇败退。原来秦军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廉颇以前居然吓得不敢作战,实在是太可笑了!赵括看见秦军的窘态,决定出动全军主力乘胜追击,一路杀到秦军的壁垒之下。

赵军不断猛攻,但这时守卫壁垒的秦军却突然变得顽强无比,誓死不退。这时有消息忽然传来,秦军的另外两支军队,一支已经占据道路的要塞,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另一支则驻守于赵军大营壁垒之外,阻断援军和补给的到来。更要命的是,赵括为了快速追击,全军轻身出动,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

赵括尝试着进攻两头的秦军,却是屡攻不破,进退不得。赵孝成王为了救援赵括,尝试再派援军前来,可是秦军却好像越打越多,怎么样都无法突破他们的包围。最后补给断绝,兵无粮,马无草,赵军主力竟然陷入绝境。

天哪,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老人家或许不懂得年轻人的朝气和梦想,但是他们懂得现实的残酷。

为什么廉颇不敢出击?因为他深知赵军打不赢秦军,赵国只足以对秦国造成阻碍,却不足以对秦国造成威胁。如果悍然出击,败的一定是赵军。

为什么赵孝成王一定要出击?因为他深信赵军能打败秦军。赵国君王英明神武,赵国军队精实壮大,赵国国威名扬天下,更重要的是秦国是邪恶的,而赵国是正义的,赵国怎么可能会输?

一个久历沙场的老将认为不会赢,一个生于深宫的年轻人认为会赢,如果是你,你会相信谁?

其实这一切都是秦国的阴谋,秦国当初对廉颇的乌龟战术无可奈何,只好另出他计,派人用重金贿赂赵国的臣民,散布谣言说:“秦国害怕的人只有奇才赵括,廉颇已经老迈胆小,很快就会投降。”这是第一步。

等赵孝成王终于阵前换将,秦国也立刻阵前换将。原本统率秦军的是名气不大的王龁,现在却秘密换成了秦军第一杀神白起。而秦王还下了严令,有胆敢泄露统帅是白起者,杀无赦!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如果让赵括知道他的对手其实是赫赫凶名的白起,他如何胆敢轻兵出击?又怎么能让他轻易上当?这是第二步。

等到赵括陷入重围之后,秦昭襄王以六十五岁高龄亲临前线,并且发动十五岁以上的青年男子全部开赴长平,要阻断赵国所有的援军和补给。这是计策的最后一步,赵人敢赌上全国国运来打这一仗,秦人也敢赌上全国国运来打这一仗,而且只会赌得更狠!

就这样,赵军主力被秦军围困了四十六天,全军已经饿到人吃人的地步,赵括只好聚集精锐企图突围。兵书上不是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吗?结果赵括刚刚出战,就被秦军射杀,一位饱读兵书的天才学者就这样死在战场上,给历史留下的只有“纸上谈兵”的笑话。

被围困的赵军失去了主帅,就更不能与秦军对抗,最后只好全军投降。那么白起会如何对待这些投降的赵军呢?答案是“杀”!只有杀尽赵军,才能打断赵国的脊梁骨,让赵国再也不能和秦军对抗。只有杀尽赵军,才能让六国震怖,以后听到秦军就闻风丧胆,再也不敢面对秦国的进攻。至于赵人四十万条性命,白起会放在心上吗?秦国会放在心上吗?

于是白起设诈,把赵国的俘虏骗进山谷之中,然后全部坑杀。史书记载,秦国在这场战事前后足足杀了赵国四十五万人之多。只留下年纪最轻的二百四十人放归赵国,让赵人都知道秦人的可怕。

可能有朋友会问我,古书里写的这种二十四万、四十余万的数字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太夸张了呢?说实话,古代军队的数字多半是号称,以赤壁之战为例,曹操号称百万,孙刘联军号称三十万。有很多时候,统帅自己也知道没那么多人,可是非得要号称那么多人才能吓到敌人。袁绍官渡之战前的文告就号称自己“长戟百万”,以汉末当时的人口,他怎么可能会有百万的长戟兵?实际到底有多少人,后人不知道,恐怕古人自己也不确定。

但写历史的难处就在这里。如果你是史官,面对前人记载的这样的数字,你该怎么办?在没有其他史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难道这些数字统统都不要吗?那么真正的数字又是多少呢?难道你的推测就更可靠吗?所以史官唯一的办法,只有尽量多加比对史料的异同,倘若前人的记载彼此出入不大,那也只能把这些数字记下来,不然还能怎么办?

说实话,赵国是不是真的死了四十多万人,谁也不知道。但据《战国策》记载,长平之战后,当时燕国的间谍曾回报燕王,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光了,整个邯郸城里看到的都是失去父亲的孩子。从这样的记载来看,就算没有四十万,恐怕也相去不远了。

如果说商鞅是将秦国从一只恶狗脱胎换骨变成了老虎,而张仪是将这头老虎从笼子里放了出来,那么白起则是指挥这头老虎,让它披上了钢铁的武装,咬死了所有的强敌。白起为秦国立下这么大的战功,可以说是自商鞅、张仪以来对秦国霸业贡献最大的人,那么秦王要如何回报他呢?


五十年……十二月,……武安君白起有罪,死。


秦王回报白起的办法就是,夺去他一切的爵位和财富,然后把他处死。为什么呢?因为白起已经位极人臣,他是封君、大将军,如今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已然赏无可赏。如果白起安安稳稳低头做人也就算了,但长平之战后他自恃功高,言行跋扈,对于秦王的命令爱答不理。

更重要的是,白起你为人如此凶狠,外国人害怕你,难道秦王就不害怕你吗?你这么有将略,又这么得军心,却对秦王不服。除了杀你,秦王还能怎么办?“功高盖世者不赏,威震其主者身危,权过造化者不祥”,自古以来无不如此。

《史记》的笔法是很有趣的,一般来说,如果所记载的人真的有罪,《史记》就会将他的罪名写清楚。但如果这个人是冤枉的,《史记》就只会写“有罪”,不会写罪名是什么。从这里来看,白起应该是冤枉的。

想必白起一定不甘心,他有什么罪?秦国怎么能无罪处死他?但是试问鄢城被淹死的数十万亡者,他们有什么罪?长平之战那四十多万被坑杀的冤魂,他们又有什么罪?白起又怎么能无罪处死他们?

就算聪明才智像商鞅、张仪、白起这么高,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商鞅被车裂,张仪被赶走,白起被冤杀,因为他们奉行的都是“强道”,都用“诈”和“力”来面对一切。一个人的道路终究是自己选择的,你所选的道路也就注定了你的结局。三个人的结局都是如此,那么一心信奉“强道”的秦国,结局又会如何?


五十一年,……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


赵国败了,东方再也没有国家能独自对抗秦国,要挽救大家只有合纵。这一年,由西周君发起,要聚集诸侯最大的力量进攻秦国。结果是秦王大怒,派军队进攻西周,西周君立刻吓得自己前来投降,对秦王磕头求饶,还献出了所有的土地和人民。

我每每读到这里,实在觉得感慨良深。当年的周天子何等强大,将秦人的祖先从东方流放到西边前线去做炮灰。秦人从那一刻起,在西方那个最偏僻危险的地方足足奋斗了八百年,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而到了这一刻,周天子的后裔却恐惧颤抖地雌伏在秦王脚下,只求秦王饶自己一命。

八百年的时间,让秦国扭转了自己的命运。秦人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在任何困境中都绝不放弃的勇气,还有无论如何都要拼命改变自己的决心吗?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你无法和人拼爹,无法和人拼娘,无法和人拼钱,无法和人拼地位,那么你至少还可以拼命。只要你肯拼命改变自己,只要你没死,人世间总会有希望的。


五十三年,天下来宾。


昭襄王五十三年,天下所有的国家都派人来朝见秦王,雌伏在秦王脚下。到这一刻,诸侯都已经明白,他们不是秦国的对手,即使是联合也打不赢秦国。尽管后来列国还有几次合纵之役,但都已经改变不了历史的大势,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五十四年,王郊见上帝于雍。


在本书的最后,我特别想谈谈这一句。各位还记得,当秦人终于立国之后,秦襄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那就是祭祀上帝。在当时人及后人看来,秦襄公所做的都是十足的僭越。只有天子可以祭上帝,一个刚刚立国的小诸侯,你怎么胆敢祭祀上帝?前人对此多半只是痛斥,却很少有人问,秦襄公自己难道不知道这是僭越吗?为什么他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的事?

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

秦襄公这么做,是因为在奋斗死战了两百多年之后,秦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因此他要对天发誓,从这一刻起,秦人的命运将不再被任何人主宰。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秦人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面对过多少危机。但各位可以发现,即使是在秦国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再次屈膝,让强国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而经过了五百年,秦王如今再一次祭祀上帝,他正是要告诉天下,秦国在历经五百年的奋斗,牺牲了无数代人之后,终于完成了祖先的宏愿。在这一刻,秦国已经在列国之上,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主宰秦国的命运,秦国即将成为天下的主人!

故事到这里就完结了吗?当然还没有,昭襄王之后,又经历了短暂的孝文王和庄襄王(有的书写作庄王或襄王)的统治时期,最后在始皇帝的时代统一了天下。


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


秦国确实不必再担心外人,可是要担心它自己。因为秦国最后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自己灭亡了自己。当秦国选择了“强道”,将“诈”与“力”发挥到极致,用欺骗和杀戮来统治天下的时候,它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后来发生的种种故事,我都已经写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了。

如同《易经》所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吉凶从何而来?吉凶就从“物以类聚”来!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会聚集一群跟你一样的人。这一群相似的人就会形成一个团体,所有的吉凶都从这个团体的性格和他们选择的道路而来。

你为了权力、富贵,可以不惜一切手段,你吸引来的也会是这样的人。你谋算别人,难道别人就不会谋算你?你为了利害可以出卖别人,难道别人就不会为了利害出卖你?天下有这样的事吗?每天你和这样的一群信奉“强道”的人混在一起,难道会有好下场吗?秦国信奉“强道”,靠着欺骗和杀戮取得了天下。问题是,你用欺骗和杀戮治国,别人也将会以欺骗和杀戮回报你。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这就是万世愚民之终极诈术,他希望能以此骗尽天下人。可笑的是,他一生最相信的李斯和赵高,还有他最宠爱的胡亥,却在他死后联手骗了他,还害死了他的继承人。

为了顺利让胡亥继位,李斯和赵高伪造遗诏,这是用“诈”。赵高为了夺权,先骗李斯,后骗胡亥;二世不愿意听任何自己不喜欢的话,所以身边的人都只好骗他,这还是用“诈”。最后赵高骗子婴,子婴骗赵高,这全都是用“诈”。上下交诈,正是秦国的君臣相处之道。

始皇帝不知道谁泄露了他的话,就把所有当时在场的人全部处死;陨石掉到地上,不知被谁刻了诅咒始皇帝的话,就将陨石掉落地旁边居住的人全部处死,这是用“杀”;二世皇帝害怕自己的兄弟姐妹、文武大臣们怀疑他得位不正,于是就全部处死他们,这还是用“杀”;到了最后,赵高想杀子婴,子婴要杀赵高,这都是用“杀”。始皇帝只是杀六国的军队和百姓,二世却连秦国自己的宗室和大臣都要杀。秦朝的统治者碰到任何问题,都用“杀”来解决。自相残杀,就是秦国最后的命运。

秦朝为什么灭亡?就因为迷信“诈”与“力”而灭亡。骗到最后没有人可骗,杀到最后没有人可杀,就等着接受最后悲惨的命运。秦国的故事,已经活生生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上位者好利,下位者自然就好利。上位者贪心,下位者就比他更贪心。上位者欺骗下面,下位者就必然用谎言回报上位者。上位者肆行杀戮,下位者只要有机可乘,也一定会用杀戮回报上位者。所以孟子才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秦国的结局来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成功之后,始皇帝志得意满,骄奢无度,延续“强道”而不改,以为靠着“诈”与“力”就能奴役天下,传国至千万世。当时的秦朝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却要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筑阿房宫、筑骊山陵、筑驰道、筑直道,来满足始皇帝无穷无尽的欲望。结果天下人起而叛秦,秦朝不过二世就亡了。最后宗族被灭亡,宫室被焚烧,百姓被屠杀、被掳掠,珍宝被劫掠,连土地也被诸侯瓜分,这就是秦的结局。

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讲“王道”“霸道”“强道”之分。当人们喜欢提倡“王道”的时候,就代表天下即将太平;但当“霸道”和“强道”的种子在人心中滋长的时候,乱世就将来临。不信各位扪心自问,你是不是也曾经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仁义道德都是假的,只有金钱和权力才是真的?有这样想法的人越多,乱世就会越早来临。

以“强道”治天下,让秦国在战国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这条道路难道不用付出代价吗?事实上,这条道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你可以靠武力屈服人于一时,可是这只能在人心中累积悲恨怨毒,你的武力一旦衰弱了,天下人将全是你的敌人,这就是“强道”的代价。

回顾秦人的历史,起源于上古黄帝之苗裔,在商代的时候靠着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诸侯。可是因为一次赌错边,整个氏族从诸侯沦为了炮灰。在那样的绝境中,秦人始终没有放弃希望,还激发出了最强的血性。等西周到东周天翻地覆的那一刻,秦国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几代血战,到了秦穆公时,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可是穆公一死,秦国国势从此中衰内乱,又沦为一个最穷最弱的国家。到了秦孝公力图自强,迎来了商鞅,选择了“强道”作为秦国未来的道路。在商鞅、张仪和白起的帮助下,秦国终于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所有的国家只能雌伏在它的脚下。到了始皇帝时终于统一了天下,而后迎来了最辉煌的成功和最彻底的毁灭。

一个花了几百年时间奋斗的国家,终于从最底层爬起来,最后取得了天下,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然后竟然在短短的十四年内,这个王朝就随之灰飞烟灭,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悲哀的故事。

“多难兴邦,骄奢失国”,正是秦国历史最好的写照。

秦是中国上古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支真正的血缘贵族,所以它的失败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失败。秦统一天下,消灭了六国贵族,而最后秦也被灭亡了,于是连最后一支上古贵族也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中国历史从此之后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贵族的时代到此已经全部过去,而一个属于平民百姓的更加壮丽的大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