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冲出地平线 肆

癸丑年(1253年)忽必烈受京兆份地(今陕西西安),忙于筑府屯田。同年八月,兵进临洮(今甘肃),遣使赴大理劝降未果,于是决定兴兵讨伐。与此同时,八思巴欲南下追随伍由巴大师受比丘戒,行至朵甘思停下来,这时,他从来往客商口中得知伍由巴大师已经去世。

对吐蕃括户完成后,蒙哥汗正式按各教派的势力范围将吐蕃分封给诸王,诸王各自按自己的意愿与各教派直接建立了关系。这种做法打破了过去蒙古王室处理吐蕃事务都要经过萨迦派法主同意的惯例,严重动摇了萨迦派的特殊地位。这一改变使八思巴清醒地认识到,萨迦派若想保住自身的历史地位和宗主地位,就非得找到一位拖雷系的、权势过人的王爷作靠山不可,于是,八思巴自然而然地想到两年前结识于六盘山的聪明睿智的亲王忽必烈,便中途折返,与正在征伐大理途中的忽必烈相遇于川藏地区,并随忽必烈继续南下,九月抵达忒剌(今四川松潘)。由此,便有了“世祖皇帝龙德渊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驿径王府”这样的八思巴自此追随忽必烈的历史性会晤。

那天,令八思巴和忽必烈永生难忘。

草原上,牧马和牛群正悠然觅食着青草,洁白的羊群,在如织毯般的草地上游动着,放牧归来的牧民悠远的歌声融入青山碧水之间……如此浓郁的草原景致,似乎更能勾起八思巴和忽必烈的无尽遐思。

仪仗林立,八思巴骑马穿行。宫帐前,忽必烈命士兵手捧洁白的哈达恭候侍立。这是忽必烈专为八思巴准备的最为隆重的欢迎仪式。行至近前,八思巴翻身下马,双手接过哈达,疾步趋向站在帐前翘首等待的忽必烈,两人亲切拥抱,互致问候,场面异常真挚、热烈、感人。

忽必烈的幕僚与亲厚将领全在帐外迎候,忽必烈确实给予了八思巴极高的礼遇。作为一位目光敏锐、头脑清醒的蒙古亲王,忽必烈深知八思巴的这次觐见有着怎样非比寻常的意义。如果说两年前八思巴觐见忽必烈还有受命而往的意思,那么这一次则是年轻的法主反复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历史让忽必烈与八思巴选择了彼此,也让他们在日后的交往中渐渐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需要,并因对彼此的信任、欣赏而结下终生不渝的深情厚谊。

二人携手回到宫帐落座。

“两年了,本王已有两年不曾与上师见面!”忽必烈激动地说。

“是啊,一别两年,亲王风采依旧!”

“藏区形势是否安稳?”

“安稳,亲王无须挂怀。察必王妃、真金王子身体可好?”

“他们都很好,感谢上师挂念。两年苦修,更觉上师佛法精进。”

八思巴回道:“亲王谬赞,佛子当精益求精。”

忽必烈眯起眼睛,含笑望着年轻英俊、气宇不凡的八思巴,缓缓问道:“上师一定还记得我们初次会晤的情景吧?”

“当然记得。”八思巴深情地回答,“应该说,我们的会晤绝不是偶然的,是命运和机缘将我们连在了一起,这就是佛的意志。”

“是啊,其实第一个和吐蕃发生政治联系的是窝阔台汗的皇子阔端。此事说来话长,上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愿听亲王赐教。”

“说起来,皇子阔端后来经营秦(今甘肃天水)、巩(今甘肃陇西)诸地,与当时的蒙宋关系有很大关系。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正月间,也即蒙古与宋合兵消灭金朝之后,蒙古和宋之间已经有过兵戎相见。当时,蒙古大军攻下金朝都城汴京(今开封),按照蒙古与宋所订盟约,蔡州(今河南汝南)以南归宋,蔡州以北归蒙古。于是,蒙古大军北还,只留下大将速不台镇守河南。”忽必烈轻啜一口香甜的酥油茶,继续回忆道:“岂知蒙古大军刚刚北还,宋淮东制置使赵葵就建议朝廷乘蒙古撤军之机,出兵收复中原。宋帝利令智昏,采纳了这一建议,他一面命赵葵率军六万攻取汴京,一面派人西攻洛阳。速不台率军一举击退了宋军的两路进攻,使宋帝乘机收复汴京、归德、洛阳‘三京’的计划全盘落空。”

“莫非正是由于这次战争,才成为蒙古决心征伐宋的导火索?”

忽必烈摆弄着手中精美的茶碗:“也可以说是世事无常!蒙宋双方兵戎相见的结果是第二年七月,窝阔台汗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出兵伐宋。于是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向宋发动了全面攻势。”

“据我所知,当时金虽灭亡,尚有秦、巩二十余州未下,且有原金巩昌府总帅汪世显据地自守。”

“巩昌乃兵家必争之地,巩昌不下,必将对蒙古大军南下攻宋构成莫大威胁。为此,窝阔台汗才决定派皇子阔端出征秦、巩。当时大军压境,潮流不可逆转,阔端遣使招降了汪世显,随之挥军攻入甘肃会宁、定西、兰州等地,接着回师攻下洛阳。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八月,阔端率汪世显等出大散关,令炮手为先锋,破宕昌,残阶州,攻文州,城破之后,招徕吐蕃十族,恩威并施,赐以银符。甘肃临潭、迭州等地的吐蕃部落,闻讯相继归顺了蒙古,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蒙古王室方与吐蕃上层有了正式的官方接触,并委任吐蕃部落头人官职,令其管辖地方事务。”

八思巴忆起自己在阔端王府看到的记载着这段史实的公务文书,隐隐有些懊丧。

征服与被征服,或许都是历史的必然?

忽必烈用右手食指在一幅摊开的地图上圈点着,语气中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吐蕃的北面,早在成吉思汗降伏畏兀儿(今维吾尔)、灭西夏之时,就已与蒙古直接交界了。除了东南的大理至今尚未归顺外,可以说吐蕃已完全处于蒙古的战略包围之中。即使吐蕃不愿归降,也已经没有主宰自身命运的机会了。我这样说,上师认同吗?”

八思巴脸上一阵抽搐,面色尴尬。

忽必烈微笑着岔开话题:“你们吐蕃曾出现过哪些雄才伟略之人,能不能请上师赐教一二?”

八思巴略一沉思,答道:“我们吐蕃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当是法主祖孙三人。”

“哦?请上师说来听听?”

“松赞干布,素以正直严明、智慧深远著称,始译佛经,创制藏文,是为观世音菩萨化身。他曾结好唐朝,娶文成公主为妻,此后派藏族子弟赴中华求学,同时诚邀汉族各类工匠、僧侣、医药卜算之士入藏,通过加强汉藏两地文化、经济、宗教、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了藏区的迅速发展,国势日益强盛;赤松坚赞,吐蕃王朝的鼎盛之主,曾占领安西四镇,河西、陇右之地尽在其辖,一度攻入长安、成都。遣使印度迎请菩提萨埵,建桑耶寺,成立僧团,培养通译,遍译佛经典籍。晚年致力于唐蕃和好,是为文殊菩萨化身;赤热巴金,在位时唐蕃和盟,在拉萨大昭寺前立唐蕃会盟碑,永志汉藏友好团结。开设译场,集中人力物力译经,统一译名,藏文由此而趋规范化。崇佛之至,僧人任王朝高官,主持朝政,故而招致反佛大臣暗杀,吐蕃王朝即陷崩溃瓦解之深渊。是为金刚手菩萨化身。”

“王者之谋,莫过于此。”忽必烈见八思巴对答如流,欣悦之余,谈兴愈浓,“那么吐蕃地区以学识功德论何人为尊?”

八思巴呷了一口青稞酒,心中默念,这醇香的青稞美酒,即是文成公主教授中原文化之滥觞。

“若以学识功德论自然是以法主萨迦班智达为尊。”

“上师曾追随萨班法主多年,想必从他那里学得不少佛经大义?”

八思巴除佛学之外,史学造诣也相当深厚,这一方面与他在凉州期间萨迦班智达对他的悉心教诲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自己的潜心修持。此刻听到忽必烈这样问他,不觉想起两年前他与忽必烈初次会晤时忽必烈也曾问过类似的问题,回答不由脱口而出:“法主学识功德犹如大海,我所学到的只不过是一掬之水。”

一席长谈,忽必烈与八思巴都觉受益匪浅。最为可贵的是,八思巴既表达了萨迦派的学识功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又表现出自己谦逊朴实的优良品格。忽必烈不由得从心底认可了这位吐蕃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