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黎明的前夜 五、毛泽东的三次进北平经历

在掌声和泪水中毛泽东一行终于坐进汽车离开了西柏坡。

这时正是1949年3月23日11时。

由十辆吉普车组成的车队沿着那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向远方驶去。车队的后面扬起一绺尘土,群众的影子渐渐消失在尘埃之中。虽是早春三月,但北方的气温仍很低,极目望去裸露的田野里荒凉一片,怎么也看不到一丝春天景色,可是从人们的那张张笑脸上你分明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悦。

车队不紧不慢地前进着。开道车是一辆小型吉普,坐在里面的是叶子龙和几名全副武装的卫兵,毛泽东乘坐的是第二辆中吉普,接下来的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同志的车辆。

毛泽东情绪一直很高昂。道路坎坷不平,车颠簸得很厉害,警卫员小李怀抱一个笨重的大座钟,显得小心翼翼,他知道这个宝贝的价值,因为它是斯大林特意送给毛泽东的。因为抱着钟表,所以他也成了与毛泽东说话最多的对象。

每走一段,毛泽东都要问:“小李,几点了?”

当主席听到他的回答声不太正常时,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脸色苍白的小李低头不语。李银桥对主席说:“小李有点晕车。”

毛泽东回头望着他说:“不要紧吧?”

小李点头:“没事,主席。”

“我说银桥啊,你那个包里不是还有几个苹果嘛,让小李吃一个。”

李银桥拿出一个粉红色的大苹果递给小李。

小李在啃苹果。毛泽东风趣地说:“我说你这个小李呀!你不是说到了北平要为革命学开车吗?依我看是没有这个福了……”

小李有点不好意思,其他几位都笑出了声。

毛泽东说:“你们几个都要争气,我们共产党人,要福也能享,苦也能吃,不要让蒋介石笑我们是土包子。”

小李说:“主席,这坐车是没有骑马舒服嘛!”

“是的,我就是不爱坐车,可这也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你们说蒋介石为什么有车坐?”

“是因为他剥削人民。”

“只说对了一半,关键是有美国人送,可是美国人没有想到我们今天也坐上了他们送给老蒋的车。”

李德华问:“主席,蒋介石现在在哪里?”

毛泽东望着窗外的田野,说道:“他现在在溪口老家。他想呆在南京,可桂系的人不让他呆,去广州,又不受欢迎。”

李银桥忙说:“蒋介石下台了,咱们以后可以避免打仗了。”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人民是希望和平的,可是蒋介石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不会轻易放下屠刀。”

正当毛泽东与卫士们说话的时候,后面传来了急促的汽笛声。

这时车队已进入唐县境内,毛泽东让停车,车子停了下来,他又对李银桥说:“是怎么回事,你下去看看。”

李银桥刚下车,后面就有人跑上来报告说:“因为路难走,有一辆车掉进泥沟里了。”

“是哪位首长的车?”李银桥有点着急。

“是陆定一同志的。”

毛泽东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说话,也将头从车窗伸出来,问道:

“人受伤了没有?”

那人答:“没有,车也被抬上来了。”

毛泽东说:“那就好,你去告诉恩来同志,让他们不要着急,咱们慢点走,看样子今天是到不了保定了,我们就到前面的村子里过夜。”

那人走后,毛泽东的车又慢慢地朝前驶去……那天晚上,中央首长就在一个叫淑闾村的地方住了一夜。

据当年跟随毛泽东的卫兵武象廷回忆,他说车到小村时天已经黑了,中央首长简单地吃完饭,周恩来安排毛泽东早点休息,可是他却说我们一路看到的景色并不乐观,土地几乎都荒了,这怎么行?我要召集村干部开会,眼下是春耕时节,不能误了农时,要尽快组织群众恢复生产。

周恩来说,这几个村的情况大致一样,生产劳动主要是妇女和老人,男人都到前方打仗去了。

毛泽东不言语了。他双眉紧锁,思绪万千,面部表情变得相当严肃。他吸了一会儿烟,语重心长地说,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农民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啊!这几十年来,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援,也许我们今天不可能进北平了……那天晚上毛泽东与这个村的干部开了半夜座谈会,之后又趴在炕沿上写起了材料。第二天吃过早饭,车队又继续前进。

车队中有一个特殊人物,他就是斯大林派到毛泽东身边的保健医生阿洛夫。此人的身份当然是独特的,一路上他都在考虑着中央到北平后,中苏关系的发展问题。在一个小村休息时,他给毛泽东查体,试探性地问:

“你们到了北平是不是要打仗?”

毛泽东说:“我想仗还是要打的,我们还有大半壁河山在蒋介石手里,当然我们是愿意和平的,现在我们的人民需要和平。可是蒋介石仍想消灭我们,我们的方针是只要他愿意打,就奉陪到底,国民党想用打的方式让我们走什么和平的道路,那是绝对不行的,人民不会答应,我们更不会同意。”

阿洛夫说:“我看国际上会有人对你们进行干涉,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而且他们也在摸我们苏联的底呢,不知道主席在中苏关系上是什么立场?”

毛泽东笑着说:“我们是相信苏联的,在政策上我们会一边倒。”

阿洛夫鼓着那对山羊般的眼睛,说道:“斯大林同志不赞成你们继续与国民党作战,他的态度也许会增加你们工作的难度。”

毛泽东说:“问题不大,斯大林对我们的情况还要完全了解,他会支持我们,米高扬到我们这里来,谈了这些事,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我想他回去会向斯大林讲我们的情况。”

毛泽东又问师哲,米高扬走了没有,师哲回答说已经离开了中国,估计已到了苏联。毛泽东说,这就好啊……毛泽东所说的米高扬负命来访问中共是在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大变化之后的事,这有其历史背景。

早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在发布《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时,就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目前我们与任何外国尚无正式的国家的外交关系,因此不承认这些国家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实为理所当然,也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同时这个《指示》还对涉外方面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具体规定。

斯大林看到这份文件后,心情很不安,于是就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来华访问中共。

1月31日清晨。

一架苏联军用飞机在刚刚清理出来的石家庄机场降落。

米高扬、东北铁路局顾问格洛夫、翻译格瓦廖夫和警卫员等4人走下飞机,由前来迎接的师哲和汪东兴陪同,乘吉普车前往西柏坡。

苏联特使来访本来是秘密的,可是在去西柏坡的路上米高扬却提出要到村庄去看看。他对师哲说:

“我要到乡村走一走,了解一点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师哲有点为难,只好说:“你不能随意活动。”

米高扬问:“为什么?”

“为了你的安全。”

“不要为我担心嘛。”

“如果你到人群中去,此事就会传出去。”

“我看没有多大关系了,反正人家会知道。消息很快会传遍全世界,美国人呀,法国人呀等,他们会说:你们看苏联鬼子又到中国进行破坏去了,我看是保不住密的。”

“还是不要走动为好,米高扬同志。”

“不要紧,如果他们知道了,虽说会给我们的外交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我们不怕,我也希望我的中国之行能轰动全世界。”

实在没有办法,师哲只好在沿途休息时,同意米高扬到村里去体察中国民情了。米高扬接触到的是纯朴的农民,他从这些农民身上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希望。他清楚毛泽东正是带领着这些农民打出今天这片天下的。

车到一个小山村停下了,师哲介绍说:“请下车吧!西柏坡到了,我们的党中央就住在这里。”

这个小村到处洋溢着革命气氛。师哲说:“路上累了,你们先休息一下,等会儿再去见毛主席吧。”

米高扬摇头:“不了,你就带我去见毛泽东。”

师哲一边派通信员跑步向毛泽东报告,一边领着米高扬朝毛泽东住的一座小屋走。米高扬的情绪非常高,一路又说又笑。

毛泽东已站在门口了。见到米高扬就热情地迎上去握手:“欢迎,欢迎。”

米高扬笑着讲:“见到你很高兴,我带来了斯大林同志对你诚挚的问候。”

毛泽东说:“感谢斯大林同志对我们的关心。”

米高扬与周恩来握完手,在毛泽东的引导下进了屋。

毛泽东对米高扬说:“从石家庄到西柏坡这段路程虽说不长,可是很难走。早就提出要修这条路,可是因为打仗,没有人力、财力……只能先打仗,再建设了。”

说到这里,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也都来了。周恩来向米高扬一一做了介绍,便亲切地交谈起来了。

米高扬说:“斯大林同志讲,毛泽东同志和其他中共中央的领导同志,在艰难的岁月里,在残酷的战争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在短短的几年内,打了这么多的大胜仗,解放了大半个中国,真是为你们的胜利高兴。向你们祝贺,向你们致敬。”

毛泽东说:“谢谢你们的关心。斯大林同志派你来和我们一起研究,是很好的,非常欢迎你们来。”

毛泽东讲这话的确是反映了自己的心情。

早在1948年4月,从陕北刚到华北的时候,他就准备到苏联去和斯大林面谈,交换意见。当时连随行人员的衣服都做好了。后来,斯大林决定派人到中国,听取中国共产党的意见,毛泽东才取消了苏联之行的计划。

米高扬这次来当然对此事要做解释,他对毛泽东说:“斯大林很关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经过研究,认为中国解放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不能离开指挥作战的岗位。同时,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和毛泽东同志的健康。因此,决定派我们来。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委托,来听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汇报。我们只是带着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希望大家谅解。”

毛泽东没有吭声。米高扬接着讲:“斯大林同志听到中国打了大胜仗,很高兴。他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就更加伟大。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已引起了世界的重视。”

在这次交谈中,毛泽东重点谈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的问题。他说:

“这个政府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和华侨等代表,这样既有广泛性,也有代表性。这是根据中国革命长期实行民主统一战线的这个特点而自然形成的。中国革命在最困难的时候,各方面的人士都为革命做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与统一战线分不开的。”

“我们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统一战线。”毛泽东向米高扬讲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统一战线的事情。他说:“建设新中国,也要实行统一战线,那就是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在这个政府里担任要职的,很多不是我党的有功将领,但却是在艰难斗争中与我们合作作出贡献的朋友和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之中有国民党的左派,也有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华侨资本家和少数民族代表。这是与贵国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组成不同的。但是,这个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却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通向共产主义的。这一点,希望兄弟党的同志们了解和支持。”

会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周恩来说:“你们远道而来,路途又不好走,是很辛苦的。今天早点休息,明天再谈怎么样?”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三位苏联客人和翻译,正好凑成一桌。

饭菜端上来了,有滹沱河里的鲤鱼、河北的烧鸡块,还有杏花村的汾酒、宣化红葡萄酒,为照顾客人的口味,也做了些猪排、牛排和沙拉等西餐菜肴。看得出,虽不算怎样名贵,却有浓郁的乡村特色。

大家入座之后,毛泽东、刘少奇相继给客人敬酒。

米高扬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他很愿意与毛泽东交谈。人们边吃边谈,气氛很热烈。米高扬称赞说:

“都说中国的饭菜好吃,真是名不虚传,可就是没有人会做,等你们胜利了,我们要派人来学习的。”

第二天下午,毛泽东又同米高扬进行会谈。毛泽东主要是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问题。毛泽东简要地介绍了和平解放北平的经过、意义及当前我军追歼敌人态势。他讲道:

“敌人不投降,我们就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它,解放全中国。在以前的战斗中,曾遇到过帝国主义武装力量的干涉,他们威吓我们。我们不理他那一套,他若打我们,就坚决消灭他。我军攻打山东济南时,进入我国青岛海域的美国第七舰队就没有敢动。在平津战役中,驻扎在我国塘沽的美国第七舰队,也没有敢打,就带上驻扎在那里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从海上逃跑了。我们是做了准备的,如果他们敢和我们作战,我们是会毫不客气地消灭他。”

米高扬对这些事是很关心的,他询问了当前的作战情况。毛泽东对他讲道:“长江以北蒋介石反动派的主力军,基本上已被消灭了,人民解放军很快就要渡长江。彻底消灭反动派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为期已不远”。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同米高扬前后会谈三次。

米高扬对中国的情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离开中国时曾对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中共中央领导人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分析,高瞻远瞩,有胆有识,知己知彼,充满胜利信心,使我感受很深。回去以后,我一定向斯大林汇报,由他和苏共中央向你们作明确的表示。”

临行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向米高扬亲切握手告别。

毛泽东对米高扬说:“感谢你这次来中国,请你代我们向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的同志问候,希望以后我们在北平再见面。”

米高扬笑着说:“我这次中国之行收获很大,如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在欢笑声中,米高扬在朱德、任弼时、师哲和汪东兴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西柏坡……车不紧不慢地在乡间小道上前进。

毛泽东心里很清楚,一个多月前曾会谈过的这个米高扬回去后的确向斯大林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斯大林同志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好转,从前他不主张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作战,而且认为中国应该成立一个以蒋介石的国民党为首的政府,可是蒋介石却不买他的账。

3月24日中午,车队到了保定。

中共冀中区委书记林铁同志向毛泽东汇报了接管情况。

毛泽东说:“你们河北可是个大省,目前集中一部分精力恢复农业生产,这是当务之急,革命胜利了,我们还要发展工业……”

晚上,车队到了涿州。

叶剑英、滕代远同志已于2小时前到这里迎候。

毛泽东从车上下来,叶剑英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主席,你们一路辛苦了。”

毛泽东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没有你们辛苦哇!”

接下来是滕代远同志向毛泽东汇报铁路状况。看样子这位未来的铁道兵司令是有备而来的,尽管毛泽东询问得非常详细,但他仍一一做了回答,而且答得很圆满,毛泽东笑着说:“看样子,你当这个铁道兵司令是合格的。”

叶剑英同志与其他几位中央首长握完手后,被周恩来叫了过去。

周恩来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一定很忙吧?”

叶剑英说:“是的。”

“北平的情况怎么样,准备工作有困难没有?”

“没有,一切都正常。”

“那我们就服从你们的安排,转乘火车去北平。”

“明天活动是否可以照常进行,克农同志讲,中央首长一路很辛苦,明天到北平后活动安排得有点太多了。”

“还是不要改了,进城的当天下午,我们就要在西苑机场举行入城仪式,先检阅部队,然后再与各界群众代表见面,受阅部队准备得怎么样?”

“已经训练了3天,指战员的士气都很高。”

“那就好,一定要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风和军威来。”

“群众代表组织好了没有?”

“我们已选了部分代表。”

“这个问题也不能马虎,方方面面的人士都要有,特别是那些民主党派的领袖和其他各界的党外知名人士都要请来。这些同志,过去与我们合作过,有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进城了,他们都很高兴,也希望能见到我们,让他们来。”

毛泽东走过来说:“剑英啊,我们共产党胜利了,进了北平城,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你们要想得再细一点,把声势造起来,给人民鼓鼓劲,给我们前方作战的将士扬扬威。”

叶剑英说:“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把这次任务完成好。”

“很好,你们几个办事,我放心,不过有恩来同志在场时你们还是要多向他请示。”

“主席,入城的消息要不要当天公布?”

“要公布,不但报纸要发,而且电台也要播,还要拍成片,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1949年3月25日。

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乘坐的专列在浓重的晨雾中朝古老的北平城奔驰。

中央首长谈笑风生,可是叶剑英的心情却不很平静,尽管北平的接站工作已安排就绪。他对北平的情况是了解的,中央进城,此举非同小可,万一出点问题怎么向全国人民交待?随着车轮的轰鸣声,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一个人影,想起了这个人,他便松了一口气。

叶剑英想到的人就是李克农。

李克农身上的担子的确不轻。

因为北平是和平解放的,所以当时的局势并不很稳定,据有关资料统计,北平的国民党特务占市人口的1%,共有各类敌特组织114个,计8500多人,这只是一个大概的统计,并不包括外围人员。可以说在学校、医院、教堂等到处都潜伏着国民党的特务。

随着解放大军的进城,这些特务又与地痞、流氓、土匪串通在一起,造谣、闹事、暗杀共产党干部。

在中共中央住进北平的前三个月,海淀区曾多次发生暗杀事件。中共干部董俊岭同志就被国民党青年军208师特务李克勤杀害在圆明园内。另外他们还有一个详细的暗杀计划,主要刺杀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高级人物,这些敌特后来落网,在查获的暗杀名单中就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郭沫若等。

为什么中央派李克农到北平来打前站,这是有原因的。那时在共产党内李克农虽然不是什么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可是他却是做保卫工作的元老。早在30年代初期,他就在被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大上海跟随周恩来做地下工作,对保卫党中央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那时他与钱壮飞、胡北风三人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勇士,堪称龙潭三杰。

由于他有这一段传奇生涯,党中央才派他担负重任。那时他到北平后,就立即着手解决国民党特务,他先后公开处理了几个罪大恶极的特务后,改变方式,采用攻心战,张贴告示,让潜伏特务秘密自首登记。

一个月下来,自首者3000多人,接着他又顺藤摸瓜,抓获了一大批敌特分子。

中央首长的专列从涿州出发后,李克农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原来他把主要警戒目标放在了前门车站,是准备让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在那里下车的,不料情况有了变化,25日早晨,他派人到前门联络情况时,得知当时车站附近有特务在活动。前门是北平惟一的乘客下车的大站,情况紧迫,他立即叫来几个骨干研究了一会儿,决定将中央首长的专列改到郊外的清华园站停车,中央机关的车也到西直门。

计划一变,李克农便带领一班人马赶到了清华园。

据说清华园车站是慈禧太后修建的,是供清宫人员用的专车站。国民党统治北平时,这个站已被废弃了,基本上没有用过。

经过一番简单的修整,基本上能接车了。

清华园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一个连的兵力开到这里担负保卫中央首长的任务。李克农仍不放心,认真地做了一番检查之后,又对高富有交代:

“从这里到香山,要保证不出一点问题,你将便衣队布置在这条线路上,发现异情及时与我联系。”

高富有离开他时说:“我倒担心防空,怕敌人派飞机来轰炸。”

李克农说:“这个我已考虑了。准备在车站再停放一列车,如果有飞机来,就立即让中央首长换上这列车,往八达岭山区开。”

“这个主意很好,还应该派一个警卫连去保护才是。”高富有说。

“太少了,得派一个团。”李克农说这话时很认真。

高富有走后不久,专列没有按正点到达。

李克农很焦急,他突然觉得专列万一开到前门去怎么办,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他还是将公安处的朱寄云科长叫到面前讲:

“现在已过了点,专列仍没有到,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你立即派一个中队的人马赶到前门火车站去,万一中央首长到那里下车,安全就由你来负责。”

朱寄云说:“依我看,专列到前门的可能性很小啊!”

李克农严厉地说:“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如果这次中央首长的安全出点问题,你我就是砍下脑壳也无法向人民交待,你懂吗?”

朱寄云没再多说,带着人去了前门……东方破晓。

李克农与接站的人都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

专列终于开过来了。

先下车的是周恩来,他望着高富有说:“富有,你们辛苦了,快把克农同志给我叫来。”

李克农听到周恩来的声音,忙从后面跑过来,向周恩来敬礼。

周恩来伸出手说:“克农,我刚说你,你就来了。”

李克农忙问:“首长都来了吗?”

“都来了。”

“这就好。”

“你安排得怎么样?”

“一切都安排好了。”

“先去哪里?”

“请中央首长暂到颐和园休息。”

“沿途的警卫情况如何?”

李克农简单地汇报了一些情况,没想到周恩来询问得很仔细。

恰恰这些情况李克农还不是很熟。具体负责这些事的是原东北社会部部长王范,可是王范却找不到了。

李克农派人在站台上找了一会儿,仍没有王范的影子,他生气地说:“这个王范,真误事……”

周恩来说:“先不要找他,咱们走吧!”

毛泽东一行又乘车进了颐和园。此时的毛泽东心情犹如汹涌澎湃的黄河难以平静,已经是第三次进北平了,他已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三十年了!弹指一挥间啊!这三十年来我毛泽东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四处奔波,吃了不少苦,也见到过许多好人哩。我第一次到北平,遇到的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可以说是在他的帮助下我才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可惜啊!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的良师呀。我最初知道他的名字是在1916年,那时他是《新青年》的主笔,有一天我在一位同学那里读到李大钊撰写的一篇文章时心情为之一振,后来我写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给他投稿,真是慧眼识珠,他给我发表了。从此我就成为他的一名业余作者。你大概不清楚我在北平的情况吧?”

坐在他身边的警卫战士说不清楚。

毛泽东笑着说:“很艰难啊!第一次进北平是1918年秋天,主要是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身份是新民学会会员。那时我在这里没有什么熟人,我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在北大任教,我只好去投奔他了。杨昌济教授当时家境并不好,但他还是将我留在他家中住宿。后来我不愿过多地找杨教授的麻烦,又与另外几个青年到景山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住。此间,我一方面为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这事奔走呼吁,一方面想方设法寻找工作,以解决生活问题。一个多星期之后,终于通过杨昌济的介绍和联系,由留法勤工俭学学会会长、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了一个条子,交给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找了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位置。于是,在红楼一层东南角的馆长办公室内,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大钊。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我毛泽东,所以没有人愿意与我这个乡下来的青年交谈,我曾经试图同他们谈论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管理员讲的南方土话。有一次,我去听课,主讲人是胡适教授,我斗胆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胡适接到条子后,问我是哪一个,当他得知我是一个没有注册的学生时,这位名气很大的教授竟傲慢地拒绝与我交谈。在这一阶段,只有李大钊愿意与我亲近,谈论一些国家大事,工作之余我常向他请教,他很认真、很仔细地回答我的提问,有时长达两三小时。在他的帮助下,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各种进步学生组织。1918年冬,我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1月,我还参加了李大钊、蔡元培、杨昌济组织的北大哲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我的马列主义思想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李大钊是引导我学习和研究共产主义的导师,也是我走向革命的老师。1919年春天,在李大钊、杨昌济的帮助下,第一批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人员正式离开了祖国,这时我也有了离开北平的想法,李大钊同志对我说:你不妨去找一下陈独秀先生,他现在在上海,他对马克思主义对俄国革命也颇有研究,对中国的现状与前途有独到的见解。于是,我就离开了北平,到上海拜会了陈独秀先生,接着就又回到了长沙。我在北平住了不到半年,但有两大收获:其一是结识李大钊,其二是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车子沿着坎坷不平的马路出了西直门,朝颐和园方向驶去,一路景色荒凉,但毛泽东的心情却很好,他又讲起了自己第二次到北平时的情形。

毛泽东第二次到北平的时间是1919年12月,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湖南的局势很不好,为了反对军阀张敬尧镇压湖南革命运动,他带了一个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庞大请愿团来到了北平。

这次进北平的主要任务是驱逐张敬尧出湖南。同时还负有《大公报》和其他报刊的任务,准备在京建立临时的“平民通讯社”,专题报道驱张活动。他先租了陈旧破败的福佑寺的一部分住了下来,这也就是平民通讯社的社址。刚刚安顿下来,他便迫不及待地到北京大学去看望他的老师李大钊。李大钊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在馆长办公室里,他向李大钊介绍了春天离别以后,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情的进展,《湘江评论》的开办情况以及湖南正在进行的驱张运动的简要情况。李大钊认真地听着,就刊物的创办和驱张活动谈了自己的意见。接着,李大钊又向毛泽东介绍了他正筹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情况,并向他推荐了一批有关共产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中文书籍,其中,有考茨基的《阶级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写的《社会主义史》译本等。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道:“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车队经过中关村后来到了颐和园,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来到了坐落在万寿山上的一个大殿里。

这就是李克农为他们准备的临时休息室。为什么要选这里呢?是为了安全。因为下午还要到西苑机场举行阅兵。

这是一个古老的宫殿,室内除了放置的几个长条凳外,什么摆设也没有。风从外面刮来,显得很冷。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首长简单地洗完脸,便坐在冷板凳上休息。毛泽东点了一支烟,在室内走了几个来回,发现其他几位都坐在那里情绪不是很高,于是望着李克农说:

“你们就知道讲安全,现在把我们弄到这个地方,真是冷冷清清!没有吃的,没有睡的,想办公都不行……”

周恩来只好让李克农派人到车站把这几个首长的行李拿来。

过了一会儿,有人来送饭了。

没有想到送饭的是李克农的助手王范。

王范围了一件围裙,端了一大盘鱼笑眯眯地放在桌子上。毛泽东笑着说:“没想到我们一到北平就吃上鱼了。来,大家动手……”

李克农跟着王范出来,盯着他问:“你这个人,真是乱弹琴,一点规矩都不懂!”

“怎么了?”王范觉得有点茫然。

“你说怎么了,你是我的助手,北平的一切治安情况应该当面向周恩来同志汇报,在车站却连你的影子都找不到。”

“来不及给你说了,我是先来看住做饭的人,怕有人下毒啊!”

“你这个人呀!”

李克农望着这个老实人,真是哭笑不得……周恩来对这次阅兵相当关心,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他对李克农说:“中央首长到西苑阅兵是一件大事,光听汇报不行,我要到现场去看一下。”

李克农陪同周恩来朝西苑机场走去。

一个小时后,周恩来返回颐和园,将下午的活动安排向毛泽东做了汇报。

毛泽东说:“一切听从安排,5点就5点吧。”

周恩来说:“我们下午3点半从这里出发。”

“早不早?”

“不早。我已经去勘察过了,这里到西苑不远,但路况不好,没有近道可走,只能绕道西直门,过紫竹院再朝西去上公路。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到机场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好,那就照你说的办。”

下午,中央首长临行前李克农对负责保卫工作的高富有说:

“这次阅兵是大事,绝对保证首长安全。我准备跟随中央首长一起去,你有什么打算?”

高富有说:“我先到西苑机场去吧,那里的情况还得去盯着,你是知道的,受检阅的部队大都是起义后收编的,而且都是真枪实弹,检阅部队中虽安排了我们的人,但我还是不放心。”

李克农说:“可以让那些不可靠的人不要去。”

高富有说:“是这样做的。”

李克农说:“那你就去吧,一定要提高警惕,处理问题要果断。”

高富有近日是很辛苦的,天天带着便衣队奔跑,李克农本来想让他暂时休息一下,他却要去机场,只好同意。

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到西苑时,受阅部队和民主人士都很激动。

周恩来事前对毛泽东说,今天这个活动时间不能太长,与民主人士谈话的机会以后会有,可以简单地见见面。

毛泽东点头同意。

这次受阅部队共有3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团,两个炮兵团,另外还有一个坦克营。

此时的西苑机场仿佛披上了节日的色彩。北平市各界代表都笑容满面,举着彩旗会集到这里。

“毛主席来了!中央首长来了……”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这么一句,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除全副武装的受阅部队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动外,人民群众都开始欢呼。

毛泽东一行在军乐声中下车来到了列队欢迎的人群中。

脚穿圆口布鞋的毛泽东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

“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当毛泽东听到人民群众这种发自内心的呼喊时,有点激动。他的眼睛湿润了,这是胜利者喜悦的泪水啊!

毛泽东望着人群喊道:“人民万岁!”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叶剑英、聂荣臻等人的陪同下又朝各党派代表和民主人士的方向走去。

这些人士尽管穿戴不一,有长袍,也有西装,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衣着都很整洁,有不少人是特意制作的新衣。

叶剑英指着一个戴眼镜的很有学者风度的高个子说:“主席,他是郭沫若。”

毛泽东说:“认得,认得。”

郭沫若紧握着毛泽东的手,说道:“主席,你们辛苦了。”

毛泽东笑着说:“你们都好吗?”

“都好。”

郭沫若指着一个长胡子老者说:“主席,这是沈钧儒。”

“你好哇!”

“主席好。”

郭沫若说:“这位是谭平山。”

毛泽东说:“见过,见过。我们是老朋友了。记得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我俩是共产党的代表人。还做过官哩,我是宣传部代理部长,他是组织部长。”

谭平山拉着毛泽东的手说:“主席,你胖了。”

毛泽东笑着说:“我这人喝凉水也长肉。”

“噢,许德珩先生,你也来了呀!”

许德珩深深地向主席鞠了一躬,说:“主席进城,这是全国人民的大事。”

对于叶剑英来说,对这些民主人士并不一定都很熟悉。毛泽东情绪很好,他只好让郭沫若继续给毛泽东做介绍。

“这位是李济深先生。”郭沫若说。

“见过面,见过面。”毛泽东说:“李先生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长期为国共合作奔走,给我们帮了不少忙哩!”

李济深急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接见完毕,阅兵开始了。

受阅总指挥刘亚楼整完队,跑步来到毛泽东面前,用洪亮的声音报告:

“主席,受阅部队全部到齐,请检阅。”

毛泽东等人乘坐着吉普车在刘亚楼的陪同下缓缓行进。

机场上空回荡着嘹亮的军乐声。

50门六零迫击炮连续发射了500发照明弹,宛如颗颗银星在空中飞挂,当中央首长看到全副武装的战士时,都兴奋不已。站在坦克车上的士兵在向毛泽东等人行举手礼。在受阅部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举着一面“塔山英雄团”旗帜的方队。这是一个光荣的部队,以善打硬仗恶仗闻名。

战士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

毛泽东的情感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他挥动着巨人的手喊:

“人民解放军万岁!”

战士们喊:“首长好!”

毛泽东喊:“同志们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这排山倒海的喊声在空中扩散开来,向远方传去。

毛泽东是坐在第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的。细心的人会发现坐在他左边的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军官。此人全神贯注,始终警惕着毛泽东左右方向的人群,他就是李克农。坐在毛泽东右边的那个卫士要年轻一点,叫阎长林。

据阎长林回忆,毛泽东挥手向人群致意时精神饱满,气度非凡,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他那只巨手在空中挥动的姿势就有种一揽天下的巨人风范。

当时,在那种场合,李克农与阎长林的神经是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当毛泽东的车行进到一个步兵方队时,李克农突然发现一个高个子有点转侧身,胸前的枪口正好对着毛泽东。就在这一瞬间,李克农迅速转过身,用大半个身子挡住了毛泽东。与此同时,他的右手移到了挂在腰际的短枪上。万一发生意外,他会立即拔枪射击。

正在这时,站在那位战士身后的一个小兵慌忙拉了一下高个子兵的后衣,那高个子兵才清醒了,忙转过身目视前方。

后来李克农派人调查这件事时才知道那个高个子兵是湖南人,与毛泽东是同乡,当时想多看一会儿主席,才弄了一场虚惊。

李克农半开玩笑地说:“你差一点吃了我一颗子弹啊……”

阅兵结束,毛泽东讲了话。他说:“胜利来之不易,它属于人民,属于我们的军队。从全国形势来看,我们共产党已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还不全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我们共产党人历来是主张和平的,现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已答应和谈,我们欢迎,但有一点需要声明,那就是国民党政府必须同意我们所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

“过去,我们曾与国民党合作过,今天我们仍愿意与他们合作。我们的大军已朝南边开进了,国民党的军队也做好了准备打的架势。我要重申,只要他们答应了八项条件,我们还是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

毛主席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一些民主人士都说:“还是毛泽东伟大,共产党英明。”

夕阳西下,金光灿烂的晚霞泻在机场,景色格外壮观。风轻轻地吹着,毛泽东谈兴未了,他的身边又围来了许多代表。

周恩来有点着急。他望着人们说:“同志们,朋友们,我代表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其他几位中央首长谢谢你们到这里欢迎我们。天不早了,大家还是回去吧,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谈话,你们都是我党的朋友,将来建立新中国后,我们还要在一起共事,还要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携手同行……”

人们渐渐离去了。

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坐上车朝颐和园前进。

李克农将中央首长安全送到颐和园,总算松了一口气。毛泽东笑着说:“我们今天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哩!”

周恩来说:“这标志着我们中央已完成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

朱德说:“我们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以后任务将更艰巨。”

毛泽东说:“是啊!古人云:打天下易,坐天下难。这对我们又是一个考验。”

周恩来笑着说:“主席,我看我们今天进京赶考是合格的。”

毛泽东说:“合格就好。”

李克农将中央首长安排好后又带人去了香山。

临行前,周恩来对他交待说:“进住香山的工作一定要细致,条件差点无所谓,但要绝对保证安全。”

李克农拍着胸部说:“请放心,我一定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