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他们当人对待! 我的第二个家

家对所有中国人都重要,对农民工更重要,因为他们常年不在家,所以特别渴望家。因此,一旦他们真把公司当成家了,“原子弹”就会爆发。

海底捞北京四店的王彩虹说:“我是来自云南的一位阿姨,40多岁的我经历了婚变、背叛和诸多人间沧桑。半年前,单身的我经亲戚介绍来到海底捞,女儿则留在老家读初中,在亲戚家寄宿(因为我没家了)。我在海底捞北京四店工作,我是做保洁的。我在这里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同事之间很客气,都管我叫‘阿姨’或‘大姐’。

“我特别感激大堂经理谢张华,我曾在她担任领班的那组担任保洁,她就像对待自己母亲那样对待我。

她知道我舍不得电话费,就经常给我女儿打电话,叮嘱她努力学习,争取考大学。女儿每次来电话也都提起她。

“最难忘的是那天早上,我正在3楼拖地,同事们突然唱起了生日歌,接着谢张华端着果盘出现了,我当时就哭了。谢张华抱着我,祝我生日快乐,还管我叫‘妈妈’。此时,我真切地感到家的存在。我爱你,我的家海底捞,我爱你,我的女儿,小谢。

“上次汶川地震,有人捐给店里5 000元钱。店里考虑再三,决定把钱捐给家乡受灾家庭最困难工作最优秀的员工,最后选定了我。当钱送到我手里时,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现在快50岁了,我总在想怎么报答海底捞。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每天拼命端锅、扫地、拖地……只要我能干动的我都干,我没有半点怨言,因为这是我的第二个家。”

心理学揭示:当人用心的时候,大脑才能创造;当心理没有负担时,大脑的创造力最强。人做事一定是先用心,后动脑;心指挥脑袋。

请看海底捞西安二分店的清洁工张绍群是如何为这个家用心工作的,她说:“海底捞是我们的家,家要过得兴旺,既要能赚钱,还要能省钱。海底捞每天要用大量的清洁用具,我有几个又省钱、效果还好的小方法跟大家分享。

“把几个用烂的拖把绑到一起变成一个大拖把,比新的拖把好用,擦地又快又干净。每天晚上把拖把洗干净拧干后,要倒靠着墙边放,这样拖把会用得更久。新扫把要用铁丝先绑一下,再用胶绳绑两道,洗干净后也要倒放,寿命会长一倍。不用的工作服可以做拖布,比买来的好用。垃圾铲没把儿了,可以把其他坏垃圾铲的把儿换上继续用。排推,一边没毛了,可以调过来反钉上再用,寿命提高一倍。厨房不用的钢丝球可以擦厕所,效果很好,但擦完后,要晾干。”

海底捞给员工提供了家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很多原本坚持不下来的员工,坚持下来了。于是。

在海底捞有经验的员工就越来越多。

海底捞西安物流站的魏义波说:“我刚开始在海底捞后堂洗盘子,海底捞的生意太火暴了,每天有很多盘子要洗。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休息一下,其他时间都要站在水池边洗盘子。重心从左腿到右腿,再从右腿到左腿,晚上回到宿舍,小腿基本没知觉了。长时间地泡水,手都脱皮了。指甲缝间的皮肤溃烂了,明天还要继续洗,怎么办?晚上用卫生纸夹上,第二天早上,血和纸在指甲缝中结成一层厚厚的痂。

“我爱人不同意我来海底捞,说我不出一个月就得哭着回来,并赌气不给我打电话。结果,一个月过去了,我没有回家。给爱人打电话时抱着电话哭,但还是舍不得离开海底捞。他说,回来吧。我说,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我跟他说,再坚持一年。

“结果,爱人放下电话,把家里没长大的两只猪卖了,把没有收割的玉米送了人,买了车票也来海底捞打工了。

“一晃,5年过去了。我从洗碗工变成部门主管。是海底捞这个家把我这个只念过一年半初中、半文盲的人,培养成了独当一面的主管。”

如果问一个离家闯荡的人,什么时候最需要家?他们一定会说:生病时。

北京一店的王艳说:“我来海底捞之前也曾在餐饮做过,但都没做几天。我记得很清楚,我是2005年3月24日来到海底捞的。一进门,门迎组的员工上来就主动问我。我那时胆子很小,有点害怕,我说,我来找我哥,他叫晋北春。

“我哥没来时,一个员工给我端来一碗热豆浆,我心里觉得好温暖。我到过很多地方打工,没见过像海底捞这样温暖的。我哥下来把我引见给大堂经理。她一点架子也没有,店里的人都管她叫彭妈。

“记得我有一次生病,病得说不出话来。彭妈半夜知道后,硬把我带去看医生。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医院让住院,彭妈看我有些犹豫就马上说,小李别担心,天塌下了有店里呢。农村娃不容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住院押金我都交好了,你好好养病吧。

“我打吊针的时候,彭妈摸着我的手,她的手好凉好凉。那天很冷,她从宿舍出来得急,穿了很少的衣服。我心里有好多话要说,可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就是想病快点好,好好干活儿,报答彭妈,报答海底捞。彭妈,你永远是我的好妈妈。”

这些员工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海底捞原来成了这些背井离乡打工者的第二个家。

人给家干活儿,自然不偷懒,不计较报酬,还要挖空心思干好。那些把海底捞员工挖过去的老板很快就发现,海底捞的员工在他们那儿不好使,原来这些员工在他们那儿没有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