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落花比汝尚多情 三、坐床

又做梦了,梦里我去了布达拉宫,在梦的幻影里,我看到的是海市蜃楼。那么多的人,在佛陀的脚下虔诚膜拜。飘摇的经幡,舞动今生的信仰,转动的经轮,摇醒前世的记忆。整个宫殿在高原炽热的阳光下,那么壮丽辉煌,那么无与伦比。这座宫殿,虽然凝聚了斑驳沧桑的历史,收藏了古往今来的故事,落满了岁月飞扬的尘埃。但是它清白,清白地伫立在苍茫的红山上。又是那么宽容,仿佛有着博大的襟怀,可以收纳人间万象。

醒来的时候,才发觉住在布达拉宫的人是仓央嘉措。一个从门隅这个小地方走出来的少年,何曾见过这等富丽堂皇的宫殿。他的生命中,从来只有淳朴的民风民情,只有草滩溪涧、老屋牛羊。睁开眼,他看不到儿时一起长大的伙伴,看不到青梅竹马的邻乡女孩,看不到对他殷切关爱的慈母。眼前的物象有如黄粱一梦,楼阁殿宇,金堂玉阶,有种让人无法言说的清明与华贵之势。布达拉宫就是一座巨大的藏族文化宝库,珍藏了太多的历史文物和珍宝。而仓央嘉措就这样跌进前世一场华丽的梦中,无休无止地梦下去,不知哪一天,才能彻底醒来。

1697年的十月,在拉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坐床典礼,十五岁的仓央嘉措正式入主布达拉宫,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他就这样被捧至神佛的高度,接受万人的顶礼膜拜,有些莫名,有些无奈,有些惊喜。他叩首感叹:“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真的是佛,脚下的苍生是他的子民,他的使命,就是将他们度化,倾尽一切,为他们消除苦难。可是他真的具有佛那样无边的法力么?难道只要一坐上高高的佛床,他就真的成了佛,可以让世间一切残缺变得圆满?

不,不是这样的。直到后来,仓央嘉措才知道,在这条通往佛界的路上,他是孤独的,没有同行者与唱和者,这条路,满是荆棘,让他伤痕累累。那是因为他的心始终背负着人间至真的爱,越不过红尘情爱的藩篱,所以纵算他有佛的性灵,终究只是徒添遗憾。这世间就从来没有完美之事,就如同月圆月缺,花开花落,聚散离合。当你倾心投入,想为一个人、为一件事不顾一切时,必然要接受命运的惩罚。

仓央嘉措,这位年轻英俊的达赖喇嘛坐在高高的佛床上,就连第巴桑结嘉措和在世班禅都对他恭敬有加。他暗暗告诉自己,从此他就是布达拉宫的王,主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王,莫说不能主宰众生,就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按照活佛转世章程规定,转世灵童要年满十八岁才能亲自主持政事。此时的仓央嘉措十五岁,所以他必须要等到三年之后才可以亲政。在此之前,所有的政事都将由第巴和班禅共同处理。

仓央嘉措身居西藏政教首领地位,住在布达拉宫至高的宫殿,被许多僧众包裹地活着。可是他孤独,甚至过得艰辛而疲惫。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以往的转世灵童从四五岁起就坐床接受正式的培育。而仓央嘉措这十五年,都深居在边远的小村落,陪伴他的是溪流山花、野草牛羊,还有动人的情歌,以及邻村女孩露着皓齿的微笑。尽管他曾经也在巴桑寺学过经文,可是当时的经师对他管束不严,加之那是定期学习,不属于全日制。那时候仓央嘉措尚不知自己的身份,只以为是父母的安排,让他习经,参些禅意,读懂慈悲。

如今仓央嘉措每日面对的是经师严格的督促,他所有的时间都是枯坐读经,那么多的经文没完没了地摆在他面前,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负累。这时桑结嘉措开始有些着急,他深知这个少年已经被高原的野风浸染,想要彻底脱去他身上的野性,不是短时间所能做到的。三年,他要用三年的时间,将这个放任了十五年的孩子驯服,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六世达赖,伟大的政治领袖。只是三年过后,桑结嘉措真的舍得将一生苦心经营的政权,拱手交付给仓央嘉措吗?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包括桑结嘉措自己。

其实我们都是名利的奴隶,明知道人生不过百年,还是要厮杀争夺,拼得血肉模糊。此时你踏着尸骨坐享天下,明日谁又来为你收拾江山那盘散落的棋局?那些帝王在拥有天下的时候,就四处求取仙方,修炼丹药,期望可以长生不死,生怕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会随着生命的终止转瞬化为乌有。他们深知这世上并无此不死良方,依旧想方设法地寻求。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甘,不甘自己一世心血,付诸东流。可是人力真的可以奈何得了天数?帝王被尊称为天子,然天子和凡人亦没有分别。还有被尊称为活佛的达赖喇嘛,他们同样也是凡骨俗胎,纵然有不死的灵魂,却没有不老的肉身。

或许仓央嘉措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坐拥天下,叱咤风云。自从住进了布达拉宫,他才知道,这里的生活远不是心中想象、眼底看到的那般美好。他就如同一只金丝雀,被关进华贵的笼子,每天等待主人喂食,偶尔随着他闲庭信步于楼前,看着远方辽阔无边的风景,想要飞翔,又发觉早已被命运折断了双翅。他渴望自由,每一天孤独地远眺窗外,希望会有人经过,心生悲悯帮他逃生。这时候,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佛,忘了他住进布达拉宫的使命是为了拯救苍生,让他们不要在如泥的尘世沦陷。

是的,沦陷,如今真正沦陷的是他。每一日读着枯燥的经文,参悟繁琐的佛法。仓央嘉措的经师对他格外严厉,因为稍微的松懈,都会引来第巴的严惩。桑结嘉措在忙完政事后,有时还会亲自给仓央嘉措授课,这让他更加惶恐不安。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三百年前,那个十五岁的少年,被关在布达拉宫繁华的宫殿里的情景:手捧经书,坐卧不宁,他时刻想着如何才能脱离束缚,回归他往日的逍遥。

事实上,历代活佛都是在年幼时就被指定为转世灵童,他们的今生也只是平凡的孩子,却要为未知的前世承担责任。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必定要有别于其他孩童。不能顺其自然地成长,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关进修行的牢笼,接受宿命的裁判。这一生,他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注定要用平凡的幸福,换来万民的敬仰。孤独地坐在佛床上,经卷是知音,念珠是佳人,梵音是情歌,酥油灯是唯一的光明。

相比之下,在凡尘放飞纵横了十五年的仓央嘉措,岂不是比别的转世灵童要更为幸运?至少他拥有过自在闲逸的时光,沐浴过山风明月的温柔,和美丽多情的少女相恋过。只不过这一切美好,如同远去的黄鹤,不复回返了。落去的桃红还会有再开之际,西沉的明月还会有再起之时,离别的恋人还会有重逢之日,而仓央嘉措,与缤纷的红尘,则是永远的诀别。

来不及了,一切已经太迟。罂粟真的很美,可当你服食下去,才知道那是一种带了剧毒的药。明白之后,已经中毒太深。你想要成为布达拉宫的王,就必然要付出常人不能承受的煎熬。仓央嘉措在这里不分寒暑,辛苦地学习佛法,纵算他心中有多少的不情愿,甚至浮躁不安,可他毕竟是转世灵童,骨子里带着佛性与灵慧。在短暂的时间里,仓央嘉措的学业就突飞猛进,这让桑结嘉措倍感欣慰,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候,会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

这微笑对仓央嘉措来说,是那么苍白无力。每当夜幕降临,布达拉宫里人群散尽,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卸下了白日的粉黛妆颜,显得无比宁静。这时候仓央嘉措的心被孤独啃噬,他怀念呵,那个给过他一切美好的小山村。怀念那里夜空的颜色、野花的芳香,怀念门巴族人在篝火旁喝酒唱山歌的情景,怀念母亲在灯下缝补貂皮,更怀念他和心爱的姑娘在月光下幽会时的温情。

在极短的今生之中
邀得了这些宠幸
在来生童年的时候
看是否能再相逢

梦醒之后,他已泪流满面,这偌大的布达拉宫,只有月光洒落在他的佛床。想召唤一只鸟儿,托他给远方捎去消息,它呜咽的鸣叫声似在告诉他,它过得并不自由,尽管它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却是那么的身不由己。世间万物,都活着,都还有呼吸,也都身不由己。